除了極少數收藏愛好者,現在家有銅鈔的人怕是不多了。
回到幾十年前,誰家沒有幾十枚,甚至上百枚大清王朝留下來的這種獨特的貨幣?越過一百多年,這些毫無用處的銅鈔,於是就成了當時孩子們又一種遊戲的玩具。
三五個人湊在一起,每人出一枚銅鈔在一塊青磚上,十來米遠處的地上劃一條線,各人將另一枚銅鈔扔過去,按線內銅鈔的遠近,排定遊戲的順序。於是,各人便用這枚王牌銅鈔去擊打那青磚上的銅鈔,擊到地上的,就歸了自己。
我那時太小,隻能眼睜睜地看哥與跟他一般大的少年玩打銅鈔的遊戲。哥在玩時,我在一旁替他抱著那件半舊的二五大衣,大衣的口袋裏就裝著銅鈔,我不時用手去摸口袋,隨著口袋的沉重,我的心也被越來越溢滿的興奮膨脹著。
母親給我說過一件發生在老家裏的事,一樁關於銅鈔的懸案。那是一件直到哥的晚年也無法破解的懸案。
那一次哥與幾個同伴在一處廢墟捉蟋蟀,扒開一堵牆磚,一隻被油皮紙封頭的瓦罐出現在幾個人的麵前。好奇心驅使著幾個少年堂兄弟們,捅破了油皮紙,竟然是滿滿一罐雙龍銅鈔。依著幾個人的意見,當時就三一三餘一地瓜分了,但其中一人說,這罐龍鈔或許是有主的,如果被我們瓜分了,說不定會被安上一個偷盜的罪名。那天圍繞這罐龍鈔的爭論一定相當激烈,但結果還是達成共識:再原封不動地覆上磚頭,約定三天之後大家再來這裏,如果這罐龍鈔還在,那就是無主的,瓜分無主的財產,會有什麼人追究呢?
三天後的同一時間,幾個人依約來到那處廢墟前,扒開那片牆磚,瓦罐尚在,隻是罐內空無一物。這件事讓幾個同輩堂弟兄相互猜疑,鬧得村子裏沸沸揚揚,人人盡知,以至發展到各家的大人相互猜疑,爭吵不休。
前年清明,我們這一支黃姓家族第一次集體回鄉祭拜祖墳,哥少年時的同輩弟兄差不多都回來了。我忽然想起母親說的那件關於龍鈔的懸案,趁著酒席上哥與大家推杯換盞,我終於忍不住把那件半個多世紀前發生的事當作故事說了出來。奇怪的是,在場的人都突然沉默下來。在這種沉默中,我發現在場所有的人都像是那個背信棄義,獨自將那罐龍鈔偷回家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