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手10(2 / 3)

1975年7月1日,克立?巴莫以泰國總理的身份和周恩來總理在北京正式簽約並建立了兩國友好外交關係。隨著泰中兩國關係日趨好轉,泰國的漢語教學重新被注視。1978年11月5—11日,鄧小平副總理首次以官方身份來泰國拜訪泰國國王。1981年5月14日,泰國詩琳通公主受中國政府邀請,首次正式訪問中國首都北京,從此,兩國在經濟和文化關係領域進入了友好合作發展的新時期。華文在泰國也因此受到極大的歡迎,整個泰國的華文教育界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局麵。

泰國對華文教育的政策和策略經曆了自由時代、控製時代、放寬管製時代和支持時代四個階段。通過增加預算、有策略的規劃、討論會、培養華文教師,改進教材和多媒體教育,增加課程時間,逐步解決教師與學生的問題,實施係統的管理方式等多種措施,泰國的華文教育在曲折中蓬勃發展起來,泰國華文教育走向複興。

詩琳通公主曾二十多次訪問中國,到中國多處地方考察,並有多部中泰文著作記述訪華見聞,公主說:“認識華文可以帶領我們進入世界最豐富的寶庫中”。詩琳通公主自己也學習並很好地掌握了漢語言和中華文化,為泰國青少年樹立了學習榜樣,中國教育部特向詩琳通公主頒發“中國語言文化友誼獎”,以表彰詩琳通公主在中國語言文化交流方麵的突出貢獻。公主的行為在泰國社會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泰國官員在公開場合一致讚同華文對發展泰國經濟的促進作用,號召華人以及其他公民認真學習華文。華文的重要性得到社會廣泛的承認,社會對中文人才的大量需求激發了國人學習中文的熱情。

泰國教育部解除了以前對華文教育的嚴禁政策和方針,華校、國立學校,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大都開始了漢語課程,讓新一代的青少年接受漢語知識。政府還多次舉辦漢語知識競賽、青少年中國文化夏令營等活動,加深學生對漢語和中國文化的了解。

泰國華人占全國人口的三分之一,大部分祖籍中國廣東,福建、海南,也有少數來自中國東北、上海、北京等,主要從事貿易、金屬、銀行、私人企業等,目前從政官員多數為華裔。此外,泰國有59個姓氏宗親會、九大會館,有:潮州會館、客屬會館、廣西會館、台灣會館、雲南會館、海南會館、江浙會館、廣肇會館、福建會館。

泰國華文報紙一共有六份,計有:中華日報、星暹日報、世界日報、亞洲日報、新中原報、京華中原報。

《中華日報》是泰國六份華報中唯一上市的華文報紙,始創於1960年3月16日,現任社長為陳正先生。

2010年6月21日中華日報舉辦50周年報慶活動,同時舉辦了“首屆陳純杯大、中、小學生漢語水平大賽”,活動圓滿成功,獲得泰華社會的一致好評。泰國總理阿披實?域差棲哇、樞密院大臣?沙域詩拉空軍上將、外交部長甲實?披隆、國務院事務部長李文天先生、澳洲華文文學網、中國廣東五月詩社、新加坡《赤道風》、印尼棉蘭早報、美國文心社、澳門中學詩詞會、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秘書長淩鼎年老師、廣東省華僑職業技術學校等紛紛寫函恭賀中華日報50周年大慶;中國駐泰王國管木大使以及中泰長官、泰華僑領、名流、文化界、同業與讀者朋友、各學校、語言中心師生、新華通訊社、中國新聞社泰國分社、中華谘詢衛星電視台、泰國電視台第三頻道、電視台第十一頻道、泰國廣播電台等出席了首屆陳純杯漢語水平大賽活動,夢淩為此次大賽活動的總監和執行者,獲獎的20名學生於2010年10月10日到廣東省華僑職業技術學校參加為期十天的“體驗中華文化活動”。

中華日報《教與學專版》是泰國六份華文報紙中唯一的簡體學生版,每逢星期六出版,有小學、中學、大學與語言中心等學生習作,以及華文老師的教學心得等內容,已經有四年的刊登時間,為學習漢語者提供了閱讀的平台,一直深受泰國華文師生的喜愛,並得到中國駐泰王國大使的稱讚和崇高的評價。此外,還得到外國學生的關注和投稿。此外,中華日報還推薦仁愛學校陳晶晶同學參加香港教育機構聯合彙知中學舉辦的世界華文中小學生微型小說大賽,陳晶晶同學以小學組的身份入圍前50名。”

從夢淩文章中,我們看到了泰國政府為推動華文在泰國的普及與提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中華日報〈教與學專版〉》作為泰國六份華文報紙中唯一的簡體學生版,為傳播中華文化,為微型小說的發展與繁榮,作出了有益的貢獻。

在我看來,傳播中國文化也應當包括微型小說。提高,主要抓藝術質量。

二是要使其他語種的人,也來寫微型小說。新加坡作家李選樓在接受我采訪時,專門談到了這個問題,很有見地,引用如下:“我們常在華文微型小說的園林中遨遊,沒有注意用其他語言創作的微型小說,更沒有人做深入的調查,也沒有數字顯示其他語言創作的多寡。我閱讀過法國雨果的《沙葬》、梅裏美《西班牙的婚禮》;俄羅斯托爾斯泰《窮苦人》、契訶夫《寬恕》;美國歐亨利《約會》等西方近代名家的作品,這些微型小說的雛形,都很有內容趣味。我知道,近年來在網站和ebook裏,也有許多英文的微型小說,例如作家們喜歡以廚師、冒險家的故事,創造自己的布落格。美國TimBorton的“Oysterboyandothershortstories”,也很有知名度。作品少結聚成冊,而以網站為發表的園地,原因除了環保,還有大部分作者都有“作品受歡迎才出書”的觀念。不過,這些作品都注入了豐富的想象力,故事傾向於怪誕神奇,創作的考慮優先是讀者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