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不要輕易表露情緒(2 / 2)

候選人才意識到自己的過失,當他把五十美元準備交給參謀的時候,參謀說:“我本來不想要您的錢,因為您的家境貧寒,都是您的家人,讓您出身不好。”

候選人一聽,又忍不住了,說:“你可以辱罵我,但不可以辱罵我的家人,你算是什麼東西!”

參謀又伸出手說:“這下子是一百美元了,拿來吧!”

候選人又隻好再掏出五十美元,為剛才的動怒而心灰意冷。

通過這個故事,一個人可以知曉,控製情緒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有時會看起來非常困難。很多人也不會明白為什麼自己會性格暴躁,常常會在緊要的關頭控製不了自己。如此,隻要情緒產生,就會什麼也顧不了,什麼話也會說,什麼事也會做,隻是他們清醒會帶來不良的後果,隻是控製不了自己而已,到最後隻能自食其果。

這便是情緒化帶來的惡性結果。一個無法控製自己的人會難以成熟,難以能夠擔當起重要的社會責任。

我們要很好地控製自己的情緒,一旦陷入情緒化的不良反應,就要主動地去壓製並消除。

對此,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提出了三條建議。

其一,多用“結果”提醒自己。要多想想情緒外露的結果是好是壞,如果是不利的結果就應該收斂一下自己的情緒。舉個例子來說,在我國唐朝的李世民執政的時期,有一個叫魏征的臣子。魏征是一個直言善諫的人,有時候會因此惹得李世民非常惱怒。隻是李世民是一個有胸懷的君主,當魏征的進言讓他感到不爽的時候,便會到花園裏去散心。這樣,在花園裏就能靜下來想到魏征對他的好處了。

我們遇到讓自己惱火的事情的時候,也有必要冷靜下來,用理性的思維去看待周圍的一切,然後再作出決定,這樣就不會讓消極的情緒左右自己的頭腦,就能不至於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了。

其二,增加閱曆來開闊心胸。一個人能夠控製自己的情緒,跟他的閱曆有關聯,他所表達的情緒正是他閱曆的體現。而閱曆多的人不會動不動情緒就爆發。所以,我們要增加自己的閱曆,要多與別人打交道,要多讀一些書籍,要多去探索,這樣,才會遇事時周全考慮。

其三,在逆境時要感到快樂而不是困苦。一個人經曆的挫折越多,就會越顯得成熟老練。在我們做事時要有長遠的抱負,要明白一時的挫折隻是打造優秀的自己的一個過程。在其中,不能不思進取、得過且過,不然會讓哈佛人所不以為恥的。當然,也要明白付出是收獲的前提,不願意付出,便不會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