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無法讓所有的人都喜歡你,但你可以減少別人討厭你的理由。
——哈佛大學訓言
哈佛的一位心理學家說:“我們的神經係統是很愚蠢的,你看到一件高興的事時,它會做出高興的反應,你看到一件憂愁的事情時,它會做出憂愁的反應。”這句話不無道理,哈佛大學的人研究發現,積極的自我暗示能夠調動人的巨大潛能,會讓一個人更具有自信,更為樂觀。當一個人想象快樂的事情的時候,他的神經係統會讓他擁有一份快樂的心情。我們就要進行積極的暗示,它會讓我們變得更為明朗。
哈佛大學的一位學生吉姆,他找到了一份兼職的工作,那就是照顧孤寡老人威爾森太太。吉姆做事很認真,並且很熱忱,他因此深得威爾森太太的信賴。一天,威爾森太太問吉姆:“很抱歉,我的安眠藥就快要吃完了,一到晚上,我就難以入睡,不知道你是否有安眠藥?”
吉姆的睡覺很好,並不需要借助於安眠藥,聽威爾森太太這麼說,吉姆停頓了一會,然後說:“我的朋友前幾天從加拿大新買了一瓶特製的安眠藥,我回去後好好地找一找,找到後就把它送給您。”威爾森太太點點頭。吉姆在回來的時候,遞給威爾森太太一瓶維生素片,說:“這就是我的那位朋友從加拿大帶來的,我費了很多口舌才從那裏討來。您吃了之後,就會睡一個舒舒服服的覺。”威爾森太太很高興,接過了那瓶“安眠藥”。第二天,威爾森太太對吉姆說:“你的那瓶藥效果很好,我昨天吃了一片後,很快地就睡著了,而且睡得很香。”吉姆笑笑,並沒有阻止威爾森太太繼續服用維生素片。直到威爾森太太把維生素片吃完,她都覺得每天甜甜地進入了夢鄉,時刻地惦念著吉姆的那瓶“安眠藥”呢!
這裏吉姆就用維生素片給了老太太積極的心理暗示,由於老太太對哈佛大學的吉姆信任,便不去懷疑吉姆給她的“安眠藥”,她每天都會像吃上安眠藥一樣進入夢鄉。由於維生素片具有保健的作用,對老太太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她在這種心理暗示之下,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們在自我暗示也要輸入積極的語言,就象是“我今天心情愉悅”、“我一定會克服過困難迎來成功”、“我可以使生活變得更為美好”、“我會成功”,等。
哈佛大學的教授常對學生說:“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便能夠成為什麼樣的人。”借此鼓勵學生要有遠大的誌向。其實,這便是心理暗示在起著作用。
來看下麵的一則故事。
在波蘭,有一個小孩正在草地上玩耍著,這時候走來了一位吉普賽的女巫,她托起小孩的手,看了看說:“你將來會成為一個大人物!”沒想到,這個小孩後來果真成為了大人物,這個小孩便是大科學家居裏夫人。
其實,世上難有準確的預言,女巫給小孩的隻是一種“你能成功”的心理暗示的信念。你有著成為什麼樣人的念頭,便有可能成為此類的人。要知道,在你有了一個確切的目標之後,便會產生強烈的信念,同時會激勵著自己不斷地朝著那個目標邁進。雖然到最後不一定真的能成為想要成為的那個人,但是其中的價值在於你的信念,隻要你覺得有可能,可能性的幾率便會很大。就象是愛迪生創造發明一樣,他雖然失敗了無數次,但是他總是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最終就會創造出一項項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