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的一位科學家曾經做過這樣的研究,他來到了一所小學,對某個班上的孩子們說,你們都是天才,都會出類拔萃。他又來到了另一個班,對班上的學生說,你們的成績都很一般,將來也是如此。果然十五年後,那些被哈佛科學家認為能力超群的人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那些被哈佛科學家認為普通的人在社會上很平庸。後來,哈佛的那位科學家說,他當時隻是隨便說說,其實那些孩子的本來水平都差不多,隻是他給了他們不同的心理暗示,才有了後來的差別。
科學家的暗示會讓那些被認為是天才的人將來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會讓那些被認為智力一般的人逐漸在以後的生活中接受自己是平凡人的角色,結果就真的難以有大的成就。如果你還不明白所以然的話,請繼續看下麵的故事。
有一次,一位律師找到乞丐,對他說:“您的一位親戚不幸去世了,經我們調查,他留下了七千美元的資產,現在您是唯一的繼承人。所以請您在這份文件上簽個字,這筆遺產就是您的了。”乞丐搞不清楚是怎麼一回事,但是,還是簽了字,他便成為了一個大富翁。
當有記者問這個變成富翁的乞丐:“你得到了七千美元的財產,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呢?”他沉靜了一會說:“我要買一根漂亮的棍子,還有換一個漂亮的碗,這樣就可以很有麵子地去乞討了。”
故事中的乞丐會讓人捧腹大笑,但我們生活中這樣的人卻很多,他們會認為自己沒有能力,今生將是平凡之人。如果你曾經有這種消極的心理暗示,就要從現在開始改變。請記住哈佛大學的箴言:“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便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要從現在開始用這句話來鼓勵自己,並讓這句話成為習慣,你會最終發現,你會成為當初想成為的那個人。
在日本,心理學家這樣說:“當人的頭腦處於半意識之時,是潛意識最願意接受意願的狀態,這個時候進行潛意識的接受是最合適的了。”美國的心理學家這樣說:“無論有什麼樣的目標、計劃和見解,隻要有強烈的信念來支持,便會成為積極行動的源泉。”
積極的心理暗示能讓人變得更為精力充沛,會讓人更為樂觀更為自信。我們就有必要從現在開始每天都對自己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了。要全身放鬆,要想想成功的可能,要在心理對自己說:“我一定能做大事,不會碌碌無為!”“我這一生會是一個堅強的人,沒有什麼會讓我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