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注意的運動安全保護事項
高血壓患者,在運動前後及運動的過程中,還應注重各項安全保護措施,根據自己的年齡、體質、環境以及病情等不同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才能達到運動療法的目的,才能保證運動療法的安全。
高血壓患者怎樣才能確保運動療法的安全性呢?具體地講,要做好以下幾點:
1.運動療法前做一次身體檢查
高血壓患者的運動有別於正常人的身體鍛煉,運動既要確保療效,又要確保安全。運動前應配合醫生做一次運動測試,有條件的最好連帶做一次包括心電圖在內的身體檢查,根據檢查和評估的結果開展運動鍛煉。
2.要選擇安全的運動場所、裝備
外出鍛煉時,要選擇比較安全的場所,如學校、公園,避免在巷道或馬路邊,且最好與他人結伴運動,以免發生意外;運動服裝要以舒適、吸汗功能好的棉質材料為佳,運動鞋要柔軟。
3.要適應生物鍾節律
(1)高血壓患者在運動時,要避免空腹或飽餐後運動。空腹運動容易發生低血糖;飽餐後,肌體為了充分消化和吸收各種營養物質,血液會大量地流向胃腸道,從而使心髒的供血減少,容易誘發心絞痛。因此,患者在飯後2小時左右運動較為適宜,此時正饑飽適中。
(2)人的血壓在一天之內的波動是有一定規律的,大多數高血壓患者都有“晨峰”現象,因此,鍛煉時,最好避開“晨峰”。可選擇下午4~6點運動,或是上午10點左右,盡量不要在淩晨鍛煉。
(3)運動要隨著氣候而調整,夏季要避免豔陽高照的時候外出鍛煉;秋冬季節,機體耗氧量增多,外出鍛煉除了做好保暖防護工作外,還要適當減少運動量。中老年合並有心血管病患者還要謹防“冬日猝死三聯征”,即“冬天、淩晨、掃雪”,這三者的每一項都會增加心肌耗氧,合並在一起,很容易構成危險,應謹防萬一。
(4)運動後不要馬上洗熱水澡,以免造成全身血管的廣泛擴張,導致心髒供血相對減少。
4.科學鍛煉的“三不為”
(1)高血壓患者運動時,還要牢記“三不為”的原則,即不攀比、不爭強、不過量。
(2)運動時要根據自身的情況適量運動,尤其要避免在烈日或嚴寒下長時間的戶外運動。
(3)運動前後要避免情緒激動,運動時要避免過度的低頭、彎腰及用力。
(4)重視運動過程中和運動後的自身感覺,如出現嚴重的呼吸困難、頭昏眼花、前胸有壓迫感、麵色蒼白等症狀,應立即停止運動,必要時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