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居家自療手冊26(1 / 1)

學會為自己量身製定運動處方

運動療法的好處雖然很多,但高血壓患者不能盲目地進行鍛煉,鍛煉前最好能為自己開具一張科學的運動處方。

所謂的運動處方,是指根據自身病情、身體狀況及康複目標等因素,以運動處方的形式,為自己確定恰當的運動方式和運動量,以便開展運動訓練,因此,高血壓患者最好能在主治醫生的科學指導下製定運動處方。

1.學會開具運動處方

具體地說,高血壓患者科學的運動處方,應該包括以下幾方麵的內容:

(1)運動強度

運動強度是運動處方中最主要的部分,關係到自身運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常的分級標準有最大耗氧量、代謝當量、心率和自覺費力程度四種,尤其是後兩種更常用。

◎心率。心率與耗氧量有直接關係,且心率很容易測得,常被用做運動強度指標。一般健康者的運動強度定為最大心率(220-年齡)的70%~85%,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最大心率最好由運動試驗直接取得,一般取60%~70%的最大心率較為適宜。

◎自覺費力程度。運動是否適宜自己一般都可以感覺到,如運動時輕鬆自如,全身發熱、出汗,運動後,有輕微的疲勞感等都是正常的表現;如果運動比較吃力,運動後疲勞感很久沒有消除,則應該注意調整自己的運動強度。

(2)運動時間

運動持續的時間應由運動強度和患者的自身情況而定,通常70%的最大心率的運動強度,持續時間為20~30分鍾,高於此強度的,持續時間以10~15分鍾為宜,而低於此強度的,可適當延長鍛煉持續時間,以45~60分鍾為宜。

(3)運動頻蜜

運動頻率即運動次數,取決於運動強度和運動持續時間。高強度、長時間的運動,運動次數可以減少;低強度、短時間的運動,次數應增多。通常情況下,中等強度的運動,每周以3~5次為宜。

(4)運動形式

高血壓患者以選用大肌群參與、具有節律性、反複重複的動態有氧運動為宜。常見的運動形式有以下肢為主的步行、上下樓、慢跑、騎自行車等;以上肢為主的運動形式有無支持的上舉運動等;還有包括上下肢同時參與的運動,如遊泳等。

從療效而言,下肢運動比上肢運動更有效,上下肢均參與運動比單純上肢或下肢的運動效果要好。

(5)運動程序

運動程序,一般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熱身運動。每次運動開始前,要先進行5~10分鍾的熱身運動,包括兩部分,一是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如慢跑前緩慢的步行,目的是升高體溫,使機體尤其是心血管係統做好運動準備;二是肌肉伸展和關節運動,目的是避免運動中肌肉和關節受到損傷。

◎運動訓練。運動訓練,又可分為以下幾種形式:

◎整理運動。整理運動是指在每次運動訓練結束後,應有恢複期,使機體逐漸恢複到運動前的狀態,避免由於突然停止運動而引起並發症。

整理運動,包括低強度的有氧運動、整理呼吸、肌肉伸展和關節活動等,一般持續時間為5~10分鍾。

(6)堅持運動

堅持運動是指,當通過一定時期的運動訓練產生效果後,應以較低的運動強度堅持長期訓練。研究發現,運動若停止兩周,體力便開始下降,若停止數月,療效可以完全消失,體力會降至訓練前水平。

2.各期高血壓患者的運動處方

各期高血壓患者,可以在以下運動處方的總體原則範圍內,根據自身的病情和狀況,科學地調整,為自己量身製定科學的運動處方。

3.上班族的運動處方

對於工作繁忙的中、青年高血壓患者,如果抽不出專門的時間進行鍛煉,在工作、生活中見縫插針地健身,長期堅持下去,也可達到非常好的鍛煉效果。具體做法如下:

(1)早晨

醒來後,不要著急起床,可以揉揉眼、搓搓臉,隨意屈伸上肢各關節、伸伸懶腰,下肢可模仿騎自行車的動作數十次。

(2)上下班

提前下車兩站,步行10~15分鍾,走著去單位、回家;在單位和住宅不乘電梯,有意識地上下樓梯。

(3)工作中

可見縫插針地做些健身動作,如深呼吸、擴胸運動、屈伸頸部及四肢關節、原地蹲立、壓腿踢腿等。

(4)晚上

入睡前,用熱毛巾擦拭全身,既能活躍血液循環、消除疲勞,又有助於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