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待遇迥異(下)(2 / 2)

好在凝之早就對這些習以為常,而且他是個曠達之人,對於名利看得跟浮雲一般,庾羲沒有注意到他,他一點不生氣,反而覺得自在。

庾羲本想和玄之把臂而行,可是一來父兄在前麵等著,二來這邊也是王氏家事,他一個外姓不好插手。

庾家人剛進去,就有一個中年文士出來,見到玄之驚訝道:“這不是逸少兄家的玄之嗎?十幾年不見,竟是長成這麼高了!怎麼站在外麵,快快請進!”

玄之看來和來人很是熟悉,打趣道:“敬和叔怎麼親自來做知客了?相府幾時能請動你大駕?少見,少見!”

王洽哈哈一笑道:“這不是我兄長忙不過來嗎?阿玄不要取笑我了,快快進去是正理,老夫人還在堂上等著呢。”他說的老夫人,乃是王導之母,他的祖母袁氏。

袁氏出身於汝陽,乃是北方大族,當年可是有四世三公的輝煌。雖然袁氏在魏時有過短暫的蟄伏,但是西晉時又重登了政治舞台。袁老夫人和王羲之的祖母衛氏乃是通家之好,所以對王羲之以及玄之這個曾孫輩的“小瓷娃”也很是喜愛。

玄之聽了肅然答道:“不敢煩老夫人久等。”兩人又互相謙遜一番作別。宇之起先還不習慣這種明明有事要辦,卻偏要扯上幾句的做派,但是來的時間久了,見多不怪,知道這是魏晉風度的一部分,凡事都要講究個從容不迫。

他細細思量一番,發現其實人家早就算好了時間餘量,比如那次凝之來叫他,並不是臨走才來,所以顯得遊刃有餘。他暗暗記在心裏,這等風度都是要學習的,不要等到以後火急火燎貽笑大方。

那門子這才一臉謙恭模樣迎玄之一行進門。一路還殷勤引路,末了還低頭哈腰道:“公子,先前小的委實因為時辰未到,不敢擅專,這才怠慢了使君,還望使君大人有大量,饒過小的先前的不敬之罪。”

玄之也不欲與這等醃臢人分說,揮揮手讓他下去,他自是鬆了一口氣。

玄之一路走,一路教訓兩個家將:“李九、十三,你們兩個也太不像話!庾公家裏一門忠烈,他身為帝舅之尊,卻不在京師享榮華,而以知天命之年而戍邊,是何等難得?你們可知,江州有他坐鎮十幾年,石勒數次窺邊卻不敢南下。此乃多事之秋,卻是‘板蕩識忠臣’!你等不知尊敬,還出言不遜,實在是丟我的臉。爾等可知錯否?”

兩人不敢反駁,齊齊低頭答道:“屬下知錯。”

“既如此,待會跟我去向庾公請罪。”玄之丟下一句話,長袖一甩先自去了,隻留下二人麵麵相覷:玄少主這是發的那門子火?他不是一向講究“在外麵不能吃虧”的原則嗎?二人齊刷刷把目光投降首先倡導這個原則的宇之,宇之假裝沒看見,輕咳一聲,背過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