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5章 休息不能等,適時地給身心放個假(2 / 2)

世界上最會“休息”的是澳大利亞人。休息時間,沒有人再去上班,沒有人再去掙錢,沒有人跟你談政務,談公事,談生意,所有的事要等休息完了再說。在澳大利亞的城市裏,很少有夜市,商店一般晚上不營業。為什麼,答案幾乎都一樣:職工不願意,他們要休息;老板不願意,他們怕付高額的加班費。

有意思的是,2000年悉尼奧運會前,政府計劃修一條隧道通往主體育場。奧運會對一個國家來說是大事,這隧道,按說是無論如何要按期完工的。但情況卻出人預料,工程進展緩慢。工會主席三天兩頭來工地檢查,工人是不是加班了?休息時間是不是被侵占了?拖欠了工資沒有?有沒有違反勞動法規的事?一切按法規按程序辦事。最後,奧運會開幕了,隧道工程卻延期了,未能竣工,未能派上用場。這事,如果在我國就匪夷所思了,但在澳國,很正常。他們的回答是:奧運會重要,但人更重要,人休息的權利不能被侵犯。

很會“休息”的還有阿根廷人,一天24小時,早9點或者10點以後才到崗。在慵懶地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後,上午的光陰一晃而過。從午休時開始,上班一族就有了充分的時間去喝咖啡,或者坐在室外享受陽光,拖到下午兩三點鍾,估計下午辦公室的椅子還沒坐熱,4點多鍾大街上就擠滿了開車回家的“下班族”。如果是周末,在半夜三四點鍾聽到外麵的音樂聲或笑聲也是家常便飯。周五傍晚或周六白天,出城的高速路上全是一家幾口外出度假的車,帶著自家的愛犬和準備好的紅酒、烤肉架還有馬黛茶,周末就這樣幸福地度過了。

懂得休息是一種智慧。爭取到更多的時間休息,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能不能享受休息,其實是人類生存質量的一個重要標準。我們平時也提倡休息,但和澳大利亞人比,我們的理念和實踐就有了很大不同。我們常常表揚那些“埋頭苦幹”的人,說他們怎麼加班加點,是最優秀的人士,這樣的人看上去總是一副疲憊不堪的模樣。在許多人眼裏,“休息”這個詞頗有彈性。因為貧窮的緣故,吃飯第一,不太在意休息,有時休息會變得無關緊要,甚至可有可無。隻有當身體透支到支撐不下去的時候,才想到休息,想到身體原來不是鐵打的,而有的人有可能是徹底休息,沒有生存的機會了。

休息不能等,不能讓工作占據生命的每一刻,適時地給身心放個假是在給自身加油,給幸福的日子注入新鮮的活力。很多人羨慕教師這行當,理由是老師一年有寒暑假期,可以休息很長時間,可以和家人到處觀光旅遊。其實,很多行業都可以像老師一樣放鬆自己,而且比老師更自由。給身心放個假不僅僅讓自己活得滋潤,也是對家人對社會負責,愛護自己就是愛護他人,愛護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與好運。幸福離我們不遠,隻要你善於放鬆自己,善於珍愛自我,每天的日子都是新的,都會充滿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