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沙漠的村莊()(2 / 3)

對麵的牲畜看起來

牲畜和人比鄰而居。這體現了村人對牲畜們的尊重。通常,人一打開門,就看見了對麵的牲畜。牲畜的房屋和人居住的房屋麵積基本相當,隻是稍為簡陋一些。一個闊大的院子,幾間黃泥小土房子,上麵覆著秋天的玉米秸稈、棉花杆子和幹了但還青綠的豌豆秧子。這些都是牲畜們最愛吃的東西。

牲畜們是悠閑的,它們經常待在自己的房屋和院門裏。早上起來,人方便之後,所作的第一件事大概就是給牲畜們喂草了。人爬上牲畜們的房頂,拿著樹枝做成的叉子,或是幹脆什麼都不帶,從房頂上挑一些秸稈下來。輕飄飄的秸稈噗的一聲落在地上,砸起一片灰塵。這時候,身上掛滿灰塵的羊們就奔了出來,你一口我一口地吃將起來。有個頭高,力氣大的家夥,還要耍耍威風,低下頭來,用自己的硬角,冷不丁地給這隻或那隻一下。有年幼體弱的,一不小心就被抵個仰麵朝天,翻身起來,抖抖身體,就自覺地到離人家遠點的地方吃草了。若是個頭旗鼓相當,則要抵打一番,誰也不輸誰也不贏的時候,雙方就都悻悻然,各自分開,有輸贏之後,贏者就露出驕蠻模樣,在羊群中胡亂衝撞,那神態,那氣勢,就好像皇帝一樣。

羊的本性溫馴,即使刀子插 進脖頸,也隻是掙紮幾下,叫喚幾聲。羊的善良是懦弱的,羊通常讓我們看到無助者的疼痛和悲哀。上帝讚美羊,給羊以美譽,上帝當然知道羊是軟弱的。但上帝有自己的想法,羊們要求民眾像羊一樣溫馴。可是上帝忘了,羊們的溫馴並不是世界和人的本質和天性。羊們和人類一樣,在爭奪生存、生命權利上也都是寸步不讓。不過羊們表現比人簡單的多罷了。

往往,太陽升起來的時候,光芒首先照在牲畜們的身上,人則是因了房屋的遮擋,稍微遲一些和太陽謀麵。羊們吃飽或者半吃飽之後,就開始喝水了,它們將嘴巴伸進人為它們準備的破瓷缸裏,嘴巴使勁吸著,飄滿草芥和灰塵的水就一股股地進入到它們的腸胃。喝足之後,羊甩甩腦袋,像個悠閑地紳士一般,慢條斯理地踱到老牆根,臥下來,把胃裏地食物倒出來,再一次咀嚼和品嚐。

人見羊們吃得差不多了,就從屋裏出來,進了圈門,隨便找個枝條,吆喝著將羊趕進圈裏。關上門,羊的家不像人的房屋,隨便找個木棍插在門吊子上,羊們使再大的氣力,也不會破門而出了。羊隔壁的驢子叫了一個早上,嘶嘶啞啞的聲音總是在提醒著人,它餓了,它要吃草。在羊們沒有吃飽之前,人是不會聽從驢子的意見的,驢子就很急的樣子,當人從它的門前經過,就張開喉嚨叫上幾聲,再聰明一點的,就有蹄子踢自己的木板門,梆梆地響。

插好羊的門,人就走到驢子的門口,抽出木棍。這時候,驢子早就急得夠戧,沒等人推開門,就急著往外麵衝了。驢子衝出來,首先打上幾個響亮的噴嚏,四隻蹄子前後一拉,很像回事地抖抖全身,類似於人早上起床前伸懶腰。如果人在放出驢子之前,就為它準備好了草料,驢子就一路小跑過來,嘴巴往草上一紮,就開始吃將起來。若是四處瞅瞅,沒有草料,驢子伸完懶腰之後,就撒開蹄子,沿著還算寬敞的院子跑上幾圈兒。算是活動活動筋骨吧。

說起來,屬於驢子的活計也極少。初春拉肥也用它不著。比它勁大百千倍的拖拉機突突幾個來回,人攢了一年的肥就都被送到了地裏。而在沒有拖拉機這玩藝之前,驢子的用處可真是大。運肥、拉糧食、到鄉上趕集,人就將驢子拉出來,套在架子車上,從楊樹上折根枝條,吆喝著來自來來往往。有調皮的驢子,故意和人鬧別扭,套套兒的時候,一個勁兒向前或是向後退,讓人套來套去總是套不周正。若是人不發怒,驢子就愈加得意和囂張,一旦人被它惹怒了,大喝幾聲,找來木棍在它屁股上打上幾下,它就老實了。乖乖地站在那裏,人叫向前它就向前,向後它就退後。這時候,人就會罵,這驢真是賤脾氣。驢子似乎聽懂了。忽閃著老大的黑眼睛,一幅受委屈的樣子。驢子大概也知道自己的名聲不太好聽,但沒有機會辯駁,驢子知道,自己所有的壞名聲都是人賦予的,人是自己的衣食父母,願意怎麼說就怎麼說吧。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既然上帝安排驢子寄身人的屋簷下,低頭也就成為了必然。

當人吃了早飯之後,驢子的早餐也就宣告結束。但羊和驢子似乎永遠都沒有吃夠的時候,就是扔再多的草料,驢子和羊也吃得津津有味。而人認為它們吃飽了,即使沒有吃飽,它們也不會再表示出怎樣的不滿。牲畜們似乎知道,自己的意誌向來由人主導的,它們自己的權利等於虛無,包括生與死。

這時候,太陽已經升起老高,熱烈或是慘淡的陽光照在它們身上,總有一種暖融融的感覺。飲了水後,驢子找個地方臥下來,開始倒嚼。盡管身下都是細微的黃土,粘在身上很不雅觀,驢子也並不在乎。驢子比人更明白,自己是靠泥土活著的,躺在泥土上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人有時候還嫌泥土髒。當然,驢子有驢子的理由,人有人的說法。

人不出來的時候,驢子很是悠閑,一旦人走進它的門口,即使臥著也要站起來,快步走過來,驢子想,人來就會給一些吃的。但大多數時候,驢子的希望總會落空。除非夏天時候,人將一個勁兒向上瘋長的棉花頭掐了,帶回來給它一頓豐盛的美餐。

當然,有驢子的一份就有羊們的一份。食物多了的時候,人就會讓羊們和驢子一塊進餐,人是為兩者不衝突考慮的。而驢子和羊不這麼認為,尤其是驢子,仗著自己身高驢大,看羊們也來和自己爭食,氣不打一處來,就撩起後蹄,在院子裏橫衝直撞,把身體矮小的羊們搞得驚惶失措,四處躲避。但當驢子低頭猛吃的時候,羊們就又聚攏過來,以最快的速度,往自己的肚子裏猛塞食物。在同等的生活水平上,麵對同一樣的生存資源,憐憫、退讓就等於失敗和死亡。

和人一樣,驢子和羊的長大和衰老都是危險和不幸的。相比羊們,驢子算是幸運的了,如果沒有太大的毛病,沒有突如其來的災難和疾病,驢子的生活還是自由自在的,人一般不會隨便將驢子殺了吃肉。人養驢子的目的,隻是為了讓它為自己作些活計,而這些活計,都是人需要付出比驢子更大氣力的重活,像從地裏往家裏拉玉米梆子、豌豆秧子、麥子等等。羊們就不一樣了,羊們的活著就是最終把自己的肉體貢獻出來給人吃。羊們的一天天長大,就是一次次向死亡靠近。不知道羊們是不是意識到了,但羊們卻裝作一幅渾然不覺的樣子,有吃的決不放過。任憑自己一天天長大,一天天地向著人的腸胃行進。羊們的活著其實隻是人的一種附屬。我不知道羊們是否為此感到悲哀。而人絕對不會這樣想的,人覺得這些都是再正常不過的,其實更大的悲哀是人的悲哀,一個鮮活的生命,為什麼要被另一種生命所吞噬呢?看起來,人對牲畜的尊重是虛偽的,人的美麗畫皮總是被自己揭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