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凡心小語(2)(2 / 3)

世界很大,卻被虛擬的網絡占據,你不甘心,就想出門躲避兩天。但走的時候,你首先帶上的還是你的筆記本電腦。

你覺得你真的病得不輕了。病名還很時髦一一網絡綜合症。那些老歌孤獨的時候,音樂是你親密而久違的朋友……

我是一個喜歡音樂的人。家裏各種碟片不下幾百張。

但我常常拿出來聽的卻是一些很老的碟片,一些年代有些久遠的歌。

比如一些懷舊的英文歌曲,很有民間氣息的鄉村音樂,特別是譚詠麟、童安格、呂方、劉文正等港台歌手的一些抒情老歌。

很遺憾.我不大喜歡聽國內的那些所謂的抒情歌曲。我覺得那些歌曲裏所謂意義的東西太多。

聽歌是沒有什麼意義的。你在乎的是音樂的純美,還有一種走進你心裏的感動和契合。

而我以為一些經典的英文歌曲,還有港台一些老歌手的歌,真是百聽不厭啊!那些歌不僅僅旋律是美的,它們好像還為你記錄了一些東西。你一邊聽著的時候,你就不由自主地被那歌聲牽引到一種情境和懷想當中。

我聽《ye sterday once more》,還有《Love sorty》什麼的,就有種感覺:總覺得經典的愛文字是不可詮釋的,而音樂卻可以!

是不是音樂的語言更能拉近人心?

我聽譚詠麟的那首《像我這樣的朋友》,呂方的“D0n’tcry,My friend》,常常就會很傷感,真有那麼些世事無常,物是人非之感。

“風雨的街頭,一個人孤獨地向前走……”

“朋友別哭,我依然是你心靈的歸宿;朋友別哭,我陪你走最後的路,人海中難得有幾個真心的朋友,這份愛你不要不在乎……”

就是這樣地,在很深的夜裏,把音量開得很小,聽那些歌,你就覺得心海裏有什麼東西輕輕輕輕地被人觸動了,你逃避不掉一種幾乎淪陷的感動。

或者,你就默默地流淚了。那時,心境澄澈如水,而窗外,月華如練。

你發現,孤獨的時候,音樂就是一個久違的朋友,它用一種最平和的方式與你對話。秋天不管人間事落葉知秋,人亦知秋……

秋天來了。她遲到於我心上的秋天。

愁是心上秋。真的是有所感覺了。

不再覺得做一個文人是怎麼好的事情了,因為文人的心裏總是幻變出許多的愁緒。

有時候心靈鈍化一些,或許不見得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有一位朋友,感情很粗糙.永遠不知道人家心裏細微的感受,言行和舉止我行我素.別人不跟他細訴心思,他自己也很少隱藏心思。

以為他是一個沒情趣和少了樂趣的人,但事實上他的快樂比誰都多。

因為他單純,他隻看到生活表層的東西~一而生活負重的一麵總是沉澱著的。

我或許就是那種在沉澱裏去淘生活之苦的人。

比如我的那位朋友,秋天的來臨,於他而言隻是時令的轉換而已.而對於我而言,一定是與人生感受想關聯的一一人生的失意和惆悵一下子被秋天點醒了。

我知道多愁善感是怎樣地占據了一顆顆纖細的心靈了。

我也知道我們看到的那個傻子為什麼常常是笑著的了。遠或著近生活原本就是不完美的……

朋友很久不見,約出來一塊喝茶。

茶吧氛圍很好。吧台上的紅蠟燭和精巧的茶具讓人感覺到很雅致的氣息。

寧靜的氛圍下,彼此卻沒有更多的話說。或者對方說的話總是不能與自己的興致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