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高低不平的房價是由不同城市的發展水平決定的。而城市也無需擔心房地產市場會飽和,因為城市化的進程為城市的房地產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需求。
但有些城市的房價卻完全不受上述三種需求約束,而表現出了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適應的增長速度,珠海便是珠三角城市群中最典型的例子。它的城市規模小,人口少,經濟發展非常落後。2010年,珠海市GDP僅為1203億元,它用了五年的時間才實現經濟總量的翻番,常住人口為156萬,人均GDP為1.2萬元。雖然珠海的人均富裕程度可與佛山媲美,但它的財富卻長期被少數人占有,經濟發展主要依賴於國企或集體企業,這與民資繁榮的佛山完全不同。2010年,佛山民資創造的GDP為3419億元,占GDP總量的60%以上,民富市窮是佛山的真實寫照,所以廣大富裕的市民對房地產表現出了巨大的需求。但珠海確是典型的市富民窮,相對貧窮的廣大市民對住房的需求完全表現在首次置業上。在經濟總量很小的情況下,政府用於基礎建設的投資僅為200億元,但它的房價卻超過了佛山,與廣州持平。2010年,珠海住房均價為1.1萬元/平方米。
大多數百姓的購房需求主要為首次置業型,但它的房價卻直追廣州,這顯然是不合常理的。這是因為,珠海作為全國宜居城市,以旅遊城市的身份吸引了全國的投機客,外省客戶購房的比例高達70%,而珠海的房價最後隻能為本地市民所消化。在全國的閑散資金以投機為目的瘋狂湧入時,它的每次流出勢必會帶動一次房價的上漲,使房價完全脫離當地居民的購買力可以承受的範圍。樓市與經濟不同,經濟越開放、越包容,其發展水平就越高,但樓市越開放,它就極易招致投機勢力的攻擊,因為最終隻能被本市市民所消耗的住房價格受全國的資本大鱷所左右,而不能建立在最終消費者的購買力上。在熱錢的炒作下,珠海的房地產市場逐漸迎合了全國的投機需求,而非本市的實住需求,所以它的房價明顯高於經濟發展水平。這種由扭曲的置業需求造成的房價上漲是造成全國房地產市場過度繁榮的主要原因。
除了珠海的房地產市場表現出巨大的投機性以外,全國大部分城市也表現出投機引導房地產走向的顯著特征,其中尤以浙江為最。在民間資本最為活躍的溫州,2011年它的GDP僅為3229億元,人均GDP為3.7萬元,這與廣州相比有著巨大的差距。2011年,廣州GDP為11500億元,人均GDP高達9.7萬元。但這種對比懸殊的經濟實力卻造成了兩種幾近相似的商品房價格。2011年溫州的住房均價為16115元/平方米,明顯高於廣州的15101元/平方米,在溫州的經濟發展明顯落後於廣州的情況下,它的房價卻高於廣州,這隻能歸為投機炒作的結果。浙江的省會城市杭州的房價同樣表現出巨大的投機性。2011年,杭州市GDP總值為7011.8億元,人均GDP為8萬元,與廣州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但是它的樓市均價為20772元/平方米,比廣州平均高出5000元!浙江的每個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幾乎都滲透著投機的影子,這些城市彙集了大量的無法通過其他手段消耗的閑散資金,隻能以樓市作為泄洪口。當一個城市的房地產市場以投機為主導時,這些城市的閑散資金(通常被稱為熱錢)的流通速度有多快,那麼樓市的增長速度就有多快,因為熱錢在房地產市場的每次流入和流產勢必會引起新一輪的房價上漲。
除此之外,北京、上海這些集中了全國資源的城市的房地產市場也表現出了與自身經濟實力不相稱的過快增長,這並不是當地的熱錢隻能以樓市為泄洪口的結果,而是由於全國財富的瘋狂湧入使得這些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成為富人專屬的俱樂部,在城市優越的資源配置的作用下,這些生活便利性明顯高於全國其他地區的城市吸引了全國的富人前來置業,使得這些開放的房地產市場僅依靠富人群體就能將它們消化完畢,普通的市民隻能對此望而生畏。所以,在北上廣GDP總值和人均GDP極為相似的情況下,北京、上海兩市的樓市均價普遍高於2.5萬元/平方米,遠遠超出廣州1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