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 《竇娥冤》不等於《金鎖記》(1 / 1)

近來讀到一篇文章,指摘京劇《六月雪》竟由海瑞為竇娥的冤獄進行平反,認為元朝關漢卿筆下的人物怎麼會由明朝的官員替她昭雪,因此說它是顛倒曆史。其實這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六月雪》裏出現海瑞並不奇怪。

竇娥的故事固然出自關漢卿的《感天動地竇娥冤》雜劇,但京劇《六月雪》卻是根據明代傳奇《金鎖記》改編或移植而成的。而《竇娥冤》並不等於《金鎖記》。

我們可用建國前程硯秋先生的演出本全部《金鎖記》來同關本《竇娥冤》作一比較,發現兩者有很大不同。一、竇娥的丈夫蔡昌宗並非年少夭亡,而是入京赴試,離了家門;二、張驢兒用羊肚湯毒死的不是他的父親而是他的母親,他母親是在蔡家做女仆的,這同雜劇裏兩代寡婦受張驢兒父子欺淩要挾大不一樣;三、竇娥並沒有死,六月降雪以後,正值海瑞巡按山陽,平反了冤獄;四、蔡昌宗考取功名後,回家與竇娥團圓。明朝人把故事從元代移到明代,這並不算舛錯。關鍵是《金鎖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不如《竇娥冤》。

程先生建國後沒有再演過全部《金鎖記》。為了力求接近關漢卿原著的麵目,他把竇娥的結局仍改為被冤枉處死,卻刪去了關劇原有的第四折竇娥鬼魂上場的情節,以免涉及迷信。可是觀眾對竇娥被處死的結尾始終接受不了,所以程先生這一新改本在50年代初沒有演過幾場就不演了。而他在建國後,無論是舞台演出或錄音灌唱片,次數最多的還是傳統本《六月雪》的“探監”、“法場”兩折。

1988年12月改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