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文豪雨果的名著《悲慘世界》裏,有這樣一段情節:主人公冉·阿讓因偷了一塊麵包而被判刑入獄,一關便是19年,似乎已經成了一個十惡不赦的無賴。他越獄逃跑到一個神父家,神父招待他吃飯,留他住宿,冉·阿讓卻恩將仇報,偷了神父的銀質燭台。最後冉·阿讓被警察抓住,送回教堂交給神父。神父卻說燭台是他送冉·阿讓的,使他免去了又一次災難。此後,冉·阿讓始終把神父的燭台帶在身邊,無論遇到什麼災難,受到多麼大的挫折,他都堅守正直善良的原則。沒有神父的寬容,冉·阿讓的正直和善良本性也許就無法喚醒,他說不定永遠在罪惡與仇恨的泥潭中掙紮而不能自拔。
神父用一盞燭台喚回了冉·阿讓善良的靈魂,莫說銀質,就是金質,估計神父也認為這筆交易太劃算了。不要以為類似的以德報怨隻是作家的藝術升華,隻會出現在小說中,它在生活中也是有人不斷實踐的。
1754年,身為上校的華盛頓率領部下駐防亞曆山大市。當時正值弗吉尼亞州議會選舉議員,有一個名叫威廉·佩恩的人反對華盛頓所支持的侯選人。
華盛頓與佩恩就選舉問題展開激烈爭論,說了一些冒犯佩恩的話。佩恩火冒三丈,一拳將華盛頓打倒在地。當華盛頓的部下跑上來要教訓佩恩時,華盛頓急忙阻止了他們,並勸說他們返回營地。
第二天,威廉·佩恩收到了華盛頓派人送來的一張便條,要他立即到當地的一家小酒店去。威廉馬上意識到,這一定是華盛頓約他決鬥。於是,富有騎士精神的威廉毫不畏懼地拿了一把手槍,隻身前往。
一路上,威廉都在想如何對付華盛頓。但當他到達那家小酒店時卻大出意料之外:他見到了華盛頓一張真誠的笑臉,還有一桌豐盛的酒菜。
“威廉先生,”華盛頓熱誠地說,“犯錯誤乃是人之常情,糾正錯誤則是一件光榮的事。我相信我昨天是不對的,你在某種程度上也得到了滿足。如果你認為到此可以和解的話,那麼請握住我的手,讓我們交個朋友吧。”
威廉被華盛頓的寬容感動了,忙把手伸給華盛頓:“華盛頓先生,也請你原諒我昨天的魯莽與無禮。”從此以後,威廉·佩恩成為華盛頓堅定的擁護者。
荷蘭的斯賓諾沙說過: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愛和寬容大度征服的。武力能夠很快地打敗一個人,但他屈服的隻是身體,絕不是心靈,一旦有朝一日他的力量勝過你,他肯定會伺機報複的。而愛的征服則不同,也許過程是艱難而曲折的,不被理解,流言蜚語,可對方一旦屈服,那就是發自肺腑的敬佩與仰視。
不要說世態炎涼,人生的冷暖其實取決於我們心靈的溫度,一顆滾燙的心會把一切堅硬的石頭捂熱。
1994年9月的一天,在意大利境內的一條高速公路上,一對美國夫婦帶著十歲的兒子尼古拉斯·格林正駕車向一個旅遊勝地進發。突然,一輛菲亞特轎車超過他們,車窗內伸出幾支槍杆,一陣射擊之後,他們僥幸生還,他們的兒子卻中彈身亡。這對夫婦本該痛恨這個國家,因為在這塊土地上他們失去了愛子。可是,悲傷過後,他們作出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把兒子健康的器官捐獻給意大利人!在意大利,即使是正常死亡的本國公民自願捐獻器官的也很罕見。於是,一個15歲的少年接受了尼古拉斯的心髒,一個19歲的少女得到了他的肝;一個20歲的婦女換上了他的胃,另兩個孩子分別得到了他的兩個腎。5個意大利人在這份生命的饋贈中得救了。
這件轟動一時的事足以令所有的意大利人汗顏!1994年10月4日,意大利總統斯卡爾法羅將一枚金獎章授予這對美國夫婦,為他們的容納百川的胸懷以及悲世憫人的情操,還有以德報怨的人生境界。
胸中天地寬,常有渡人船
生活中總會發生些情願與不情願、知道與不知道、清醒或者迷誤的痛苦事兒。但如果你心裏存在虔誠情感,那麼在痛苦中也會得到安寧。否則,便隻能在憤怒爭吵、妒嫉仇恨、嘮嘮叨叨中討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