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千古功名一聚塵——名利前淡定放下(4)(2 / 3)

據說上帝在創造蜈蚣時,並沒有為它造腳,但是它仍可以爬得像蛇一樣快。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他有腳的動物都跑得比自己快,心裏很不高興,便嫉妒地說:“哼!腳多當然跑得快。”於是它向上帝禱告說:“上帝啊,我希望擁有比其他功物更多的腳。”

上帝答應了蜈蚣的請求,他把好多好多的腳放在蜈蚣麵前,任憑它自由取用。蜈蚣迫不及待地拿起這些腳,一隻一隻地往身體上粘,從頭一直粘到尾,直到再也沒有地方可粘了,它才依依不舍地停止。

它心滿意足地看著滿是腳的軀體,心中暗暗竊喜:“現在我可以像箭一樣地飛出去了!”但是等它開始要跑時,才發覺自己完全無法控製這些腳。這些腳劈劈啪啦地各走各的,它非得全神貫注,才能使一大堆腳順利地往前走。這樣一來它反而比以前走得慢了。

一批又一批人前赴後繼地把自己綁上欲望的戰車,縱然氣喘籲籲也不願停腳。不斷膨脹的物欲、工作、責任、人際、金錢幾乎占據了現代人全部的空間和時間,許多人每天忙著應付這些事情,幾乎連吃飯、喝水、睡覺的時間都沒有。

誠然,人不能沒有欲望,沒有欲望就沒有前進的動力;但人卻不能有貪欲,貪欲是無底洞,你永遠也填不滿它,貪欲隻會給你帶來無窮無盡的煩惱和麻煩。如何控製好自己心中的欲望,不僅關係到腳下的人生,更關係到我們每日的心情。每天快樂地生活,才是生活的真諦。

生命屬於個人,每個人都有權設計自己的生活和人生道路。美好的心願應該受到尊重。但是我們必須明白:生命的過程中,一切物質及肉體都是不可靠的奴仆,想讓自己的人生得以升華,就必須放下這些本性之外的東西,去追求生活本身的淳樸,這樣才能活得愜意,活得灑脫。

城裏有個老人,八十多歲了,參加過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多次身負重傷死裏逃生,立下赫赫戰功。現在在鄉下過著閑雲野鶴般的生活。每天種種田養養花看看報紙,日子過得悠閑自在。

有單位請他做愛國教育講座。講座結束後,有人對他說:“你虧吃大了,應該向政府要待遇,要房子,要票子。”氣定神閑的他反問道:“要大房子幹什麼?要好待遇做什麼?我自己種菜養花自給自足不是很好嗎?為什麼要伸手呢?隻有自己種的菜吃起來最香。”

“你給國家作出了貢獻啊!國家應該給你好待遇嘛。”

“按照你的說法,周恩來總理一生為了國家鞠躬盡瘁,最後兩袖清風地走了,那全國人民欠他的豈不是無法用數字衡量了,可是總理向國家和人民伸過手嗎?”

有的人心有不甘接連發問:“你看城裏和你有著同樣經曆的人,戰功沒有你顯赫,但是待遇一點兒也不低,你卻在鄉下過著粗茶淡飯的生活,你不覺得委屈嗎?”

老人微笑地問:“我的戰友有的早已在戰場上化為灰塵,而我現在還活著;有的常年臥病在床不能活動,而我現在很健康;有的雖然在城裏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但是他呼吸不到鄉下新鮮的空氣;有的盡管曾經做過高官,但是在位時一時糊塗,犯下罪行,罷官免職,而我無官一身輕,逍遙自在。相比之下,我感到非常幸福了,活著已經很不錯,還要苛求什麼?如果無法健康幸福地活著,即便有再好的待遇又有什麼意義呢?對我而言,能夠從容自在地活到現在,就是命運最大的恩賜,還有什麼比活著更重要的事情呢?”

一語驚心,醍醐灌頂。會場鴉雀無聲。

我們常常以物質財富作為衡量幸福的標準,有誰真正靜下心來想過活著的不容易呢?拿著固定工資的我們抱怨待遇太低,但是我們忘了,有的人早已失業,為生活不停奔波;位子不高時我們抱怨命運不濟,但是我們忘了,有的大學生就業無門還在為生計犯愁;吃膩了大魚大肉,我們抱怨胃口不好,可是我們忘了有的人一日三餐僅以青菜豆腐度日;有了寬敞舒適的房子,我們羨慕更大的房子,我們忘了有的人顛沛流離,無容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