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對個人而言,各有各的追求;對社會而言,各有各的貢獻。一個快樂的人不一定是最有錢、最有權,但一定是最聰明的,他的聰明就在於他懂得人生的真諦:花開不是為了花落,而是為了燦爛。可遺憾的是,在現代社會生活中,依然有許多人不但對功名利祿趨之若鶩,甚至把它看成是一個人全部的生存價值。
現在,人們尤其是家長們最熱衷談論的話題全是高考分數、考大學、出國深造、做官、成專家之類,其結果是苦了孩子,害了孩子。生命價值的深度和廣度,怎麼能與成名、成家、做官、賺錢等畫上等號呢?人們如此看重功利名望,一旦爭名奪利失敗,便一蹶不振,對生命失去了信心和熱情,從此人生變得暗淡無光,這實在是當代人的悲劇。
我們每一個生活在當今社會的人,在人生的追求中,對名譽和權力的追求應該注意節製。不然,把名譽和權力看得過重,不惜一切代價地想把它們追求到手,豈不是將人生過得過於功利和枯燥了?自己那美好的人生豈不是要大打折扣了?
無可否認,進入了權力中心的人,自有許多政治的、物質的、名譽的利益,不但能有權,還可以有享受。正因為有利益,有誘惑,才會有那麼多人奮不顧身地去追求。為官當政,有權有勢,能夠比普通人有更多的機會左右一個城市、一個鄉鎮、一個單位的曆史,所以有一種幹大事的感覺,因此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想方設法做官的人,可以說是比比皆是。盡管當上官很得意、很快樂,可是權力也伴隨著許多的煩惱和風險,有權在手所受約束也大,人生諸多煩惱,多由貪婪權勢引起;人間諸多禍患,也多由貪婪權勢所致。因此追求名譽和權力的時候,更應該銘記的是:君子愛財、愛名、愛權,都得取之有道。
人生在世,除了追名求利外,還有另一種活法,那就是甘願做個淡泊名利之人,粗茶淡飯,布衣短褐,以冷眼洞察社會,靜觀人生百態,這樣,就能品味出生命的美好,享受到生活的快樂。
有的人既不求升官,也不求發財,每天上班安分守己做好本職工作,下班按時回家,每個月領著不多不少還算說得過去的一份工資,晚上陪愛人在家裏看看電視,周末帶孩子逛逛公園,年輕的時候打打籃球,年紀大點練練太極拳,不生氣,不上火,知足常樂,長命百歲。這樣的人生可能看起來有些“平庸”,但其中的那份“閑適”給人帶來的滿足,也是那些整日奔波勞累、費心勞神追求功名利祿之人所體會不到的。所以國王會羨慕在路邊曬太陽的農夫,因為農夫有著國王永遠不會有的安全感,而你要有農夫那樣的安全感就不能有國王的權勢。
功成名就從一定意義上講並不難,隻要用勤奮和辛勞就可以換取,就是需要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來拚搏。就一般情況而言,你多得一份功名利祿,就會少得一份輕鬆悠閑。而一切名利,都會像過眼煙雲,終究會逝去,人生最重要的,還是一個溫馨的家和腳下一片堅實的土地。
曠世巨作《飄》的作者瑪格麗特·米契爾說過:“直到你失去了名譽以後,你才會知道這玩意兒有多累贅,才會知道真正的自由是什麼。”盛名之下,是一顆活得很累的心,因為它隻是在為別人而活著。我們常羨慕那些名人的風光,可我們是否了解他們的苦衷?
所以,學會以淡泊之心看待權力地位,乃是免遭厄運和痛苦的良方,也是超然於世外的智慧。
填上欲望那口井,淡定幸福地生活
現今社會多的是燈紅酒綠、紙醉金迷,於是乎我們心中的欲望常被挑逗得像是看見紅色鬥篷的鬥牛:他人暴富的經曆,更讓我們熱血沸騰,躍躍欲試;時尚名牌漫天飛,哪能心如止水;美女香車招搖過,內心早已蠢蠢欲動;更不能忍受的是別墅洋房的誘惑……太多時候,我們會被世上的名利、金錢、物質所迷惑,心中隻想得到,隻想將喜歡的統統收歸己有,而不想舍棄。於是矛盾、憂愁、不安隨之而來,以至於活得無比疲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