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老話說得好:“良田千頃,不過一日三餐;家財萬貫,死後難睡二棺。”參透之後,如老人所言,要那麼多的物質做什麼?我現在活得很快樂,這就已經足夠。放下貪求的心,才能淡定和幸福。
舍下名利,方成大德
人生天地之間,轉瞬來去,就像是偶然登台、倉促下台的匆匆過客。人生既然如此短暫,活在世上就要珍惜人生,不要隻追求名利與金錢。
在日常生活中,當自己的利益和別人利益發生衝突,友誼和利益不可兼得時,首先要考慮舍利取義,寧願自己吃一點虧。鄭板橋曾說過:“吃虧是福。”這決不是阿Q式的精神自慰,而是一生閱曆的高度概括和總結。
清朝時有兩家鄰居因一道牆的歸屬問題發生爭執,繼而麵臨官司。其中一家想求助於在京為大官的親屬張廷玉幫忙。張廷玉沒有出麵幹涉這件事,隻是給家裏寫了一封信,力勸家人放棄爭執,信中有這樣幾句話:“千裏求書為道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裏長城今猶在,誰見當年秦始皇。”家人聽從了他的話,鄰居也覺得很不好意思。於是兩家重歸於好,仍然共用一牆。這在當地一直傳為佳話。
大凡平民百姓,最難吃虧的是財,最難忍受的是氣。往往被氣所激,被財所迷,做出不可收拾局麵的事來。一打官司,難免為了爭個輸贏而打點官府衙門,大多是丟了西瓜,撿了芝麻,為人恥笑,自己傾家蕩產。
這樣的關口,兩相爭必相傷,兩相和必各保,實在不值得爭贏鬥狠,種下深仇大恨。
錢財乃身外之物,不值得相爭。像長城那樣宏偉的工程,秦始皇死後尚不能擁有,將國比家,道理還不是一樣嗎?人赤條條來到世上,又赤條條複歸黃土,爭來爭去沒啥意思,更何況還要驚動官府、傷害鄰居呢?
“讓他一牆又何妨”!一件小事便表現了做人的寬宏大量,一件小事,也表現了豁達大度的性格與高尚的人品。
我們的欲望是無盡無休的,我們不斷滿足自己的欲望,為此,我們付出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我們卻失去了更多美好的東西。
其實我們原本可以不需要很多的,那都是我們的欲望而不是必需。平靜而快樂地活著,生命才輕鬆而有意義。
卡文迪許出身貴族,擁有“爵士”封號,還擁有大筆存款,是英格蘭銀行的最大客戶。但他終生不娶,不理衣著,全心致力於科學研究,無暇顧及生活瑣事。他的衣服大多是舊式的,滿是褶皺,扣子掉了也不管。
一次,他到皇家學會去,順便穿了一件在實驗室工作時被硫酸燒壞了的破大衣,以致被認為是個流浪漢,人們說什麼也不肯讓他進去,待他通報了姓名,學會的職員才連連道歉,請他進去。
平時,他吃的也很簡單,就是偶爾請科學家吃飯,一般也隻是一條羊腿。仆人笑著提醒他,一隻羊腿不夠五個人吃,他才改口說:“那就準備兩隻吧!”
人們問他:“你那樣有錢,為什麼又那麼‘寒酸’呢?”
他自信而無愧地說:“我認為科學家的時間應當最少地用在生活上,而應當最多地用在科學上。”
著名物理學家彼埃爾·居裏說過:“我們不得不飲食、睡眠、遊戲、戀愛,也就是說,我們不得不接觸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過我們必須不屈服於這些事情,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我們仍須保持我們一心從事的一些思索,使它們仍然居優越地位,使它們在我們的可憐頭腦中繼續冷靜地進行。”
放棄生活中的奢華與名利吧,追求更高的目標才能擁有更好的生活,也才能在人生中贏得更大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