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英特爾總裁安迪·格魯夫應邀對加州大學的伯克利分校畢業生發表演講的時候,曾提出這樣一個建議:“不管你在哪裏工作,都別把自己當成員工,應該把公司看作自己開的一樣。事業生涯除了你自己之外,全天下沒有人可以掌控,這是你自己的事業。”作為一名員工,拿著公司的薪水,就應當把公司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無論老板在不在,都應當發揮主動負責的精神,把公司需要的事情做好。
黃成是一家大型滑雪娛樂公司的普通修理工,這家滑雪娛樂公司是全國首家引進人工造雪機在坡地上造雪的大型公司。
一天深夜,黃成按例出去巡視,突然看見有一台造雪機噴出的不是雪而是水。憑著工作經驗,黃成知道這種現象是由於造雪機的水量控製開關和水泵水壓開關不協調而導致的。他急忙跑到水泵坑邊,用手電筒一照,發現坑裏的水已經快漫到動力電源的開關了,若不趕快采取措施,將會發生動力電纜短路的問題。這種情況一旦發生,將會給公司帶來嚴重損失,甚至可能傷及許多人的性命。一想到這兒,黃成不顧個人安危,毅然跳入水泵坑中,控製住了水泵閥門,防止了水的上漲。隨後他又絞盡腦汁,把坑裏的水排盡,重新啟動造雪機開始造雪。當同事們聞訊趕來幫忙時,黃成已經把問題處理妥當,但由於長時間在冷水中工作,他已經凍得走不動路了。聞訊趕來的老總派人連夜把黃成送往醫院,才使他轉危為安。
黃成的行為為我們樹立了標杆,身為企業裏的員工,應將公司的問題當成自己的問題,在出現問題時挺身而出,將問題妥善解決,而不是將問題留給別人來解決。這種把公司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把自己的身心徹底融入公司,盡職盡責,處處為公司著想的行為表現出了敬業負責的職業品質。這樣的人,即使能力相對較弱,也能獲得提拔,得到重用。
企業是員工的家,是員工生命的一部分,員工要想方設法把工作幹好,幹出成績來,為企業的發展出一份力。
員工隻有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融入公司的長遠發展,與公司同呼吸,共命運,才能在工作中升華自己的人生理想,在奉獻中實現最大的人生價值。員工要把自己融入公司這個大家庭中,把自己的真才實學用到改善企業經營、改變產品性能、幫助企業占領市場。
知識型、創新型煤礦工人代表劉祿祥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企業的事就是我的事”,充分體現了一個員工的主人翁精神。
劉祿祥是重慶永川煤礦一名普通的煤礦工人。永川煤礦已具有50年的開采曆史,到2001年資源已近枯竭,職工人心惶惶,管理人員紛紛另尋出路。要讓職工看到希望,唯一的出路是開拓新的采區,而新采區麵臨的瓦斯、地壓、地溫等惡劣的自然條件讓包括一些管理者在內的人員不寒而栗。誰去當開路先鋒?當時身為掘進一隊隊長的劉祿祥挺身而出,立下軍令狀,帶隊啃起了這塊事關礦井生存發展的“硬骨頭”。3年裏,劉祿祥帶領全隊100多名職工,每天步行一個半小時,到距地麵垂高864米的工作地點,頂著攝氏33度以上的高溫,遭遇瓦斯等有毒有害氣體的侵害,頂板岩垮落的危險和鑽機轟鳴巨大的噪音,揮汗如雨地堅持工作,到2004年年底按時形成采區,解除了1200多名職工的後顧之憂,使永川煤礦絕境逢生。
劉祿祥還是一個具有創新精神的人,他自學計算機網絡知識,建立了掘進工藝流程綜合監控井下的掘進工作,實現了掘進管理網絡化;他獨創的劉氏操作法,在公司巡回培訓,得到推廣采用;另外他還根據南方特殊的地質構造特點,對掘進工具進行改造,既提高了工效,也減輕了工人們的勞動強度。
劉祿祥有一套獨特的經營理念,他經常組織隊班開展技術練兵、比武活動,並親自給職工不間斷培訓安全生產知識,並在現場手把手將技藝毫不保留地教給職工,造就了永榮礦業公司獨一無二的“鐵軍”。合理的組織、高超的技術,給全隊留下的是每年超600米的進尺,為好的收益打下基礎。劉祿祥還有著超強的成本管理意識,每一天每一班用多少材料多少錢,他都爛熟於心,還把成本指標落實到每一個人頭上,讓每一名員工都從自身做起,這樣每一年都能為煤礦節約100多萬元的成本。此外,劉祿祥還將掘進中的煤炭進行回收,進行有效地資源再利用,此舉每年能為礦隊增加80多萬元的收入。
劉祿祥用自己的行動,一方麵想方設法為煤礦節約成本,一方麵又不斷地為煤礦創造利潤,為永川煤礦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劉祿祥充分發揮主人翁的精神,在工作中積極思考,靈活應變,具有“企興我榮,企衰我恥”的意識。視公司為家、視工作為事業、視事業為己任。關心和愛護周圍的一切,事事為企業著想,處處為企業效力,自覺為企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這樣的員工,是所有企業都迫切需要的。
充分發揚主人翁精神,把公司的事當做自己的事來做,帶著強烈的責任心去思考每件事,擔負起自己的工作責任。把自己的職業發展與企業的發展聯係起來,把公司的經營目標與自己的人生目標聯係起來,一切行動和努力都著眼於公司的長遠利益。
工作上沒有分外事
成功者除了做好本職工作以外,還需要做一些分外的、不同尋常的事情來培養自己的能力,推動企業的發展。
在柯金斯擔任福特汽車公司總經理時,有一天晚上,公司裏因有十分緊急的事,要發通告信給所有的營業處,所以需要全體員工協助。不料,當柯金斯安排一個做書記員的下屬去幫忙套信封時,那個年輕的職員傲慢地說:“這不是我的工作,我不幹!我到公司裏來不是做套信封工作的。”
聽了這話,柯金斯非常憤怒,但他仍平靜地說:“既然這件事不是你分內的事,那就請你另謀高就吧!”
這個青年不願做分外的事,而失去了工作,其實這體現出他不具備強烈的責任心和主動的工作精神。這樣的人,無論在哪裏都不會得到老板的認可。
其實,任何一家公司都會出現一些緊急的、無人負責的工作,許多職場上的員工,不是看不到這些工作也不是自己想不到,而是他們根本不願意去做,他們覺得:
“這些事不在我的職責範圍之內,不關自己的事。”
“沒安排給自己的活,主動做了還不是顯得自己愛出風頭。”
“隻要做好自己分內的活,其他的事就跟自己沒關係了。”
正是這樣的一些想法,使得許多員工對公司裏出現的問題,視而不見。他們或許覺得這樣做就能夠明哲保身,殊不知,這種觀念隻會讓他們錯失許多寶貴的機遇。對托馬斯一生影響深遠的一次職務提升便是由一件分外事引起的。
一個星期六的下午,一位律師(其他辦公室的)走進來問托馬斯,哪兒能找到一位速記員來幫忙——手頭有些工作必須當天完成。
托馬斯告訴他,公司所有速記員都去觀看球賽了,如果晚來5分鍾,自己也會走。但托馬斯同時表示自己願意留下來幫助他,因為“球賽隨時都可以看,但是工作必須在當天完成”。
做完工作後,律師問托馬斯應該付他多少錢。托馬斯開玩笑地回答:“哦,既然是你的工作,大約1000美元吧。如果是別人的工作,我是不會收取任何費用的。”律師笑了笑,向托馬斯表示謝意。
托馬斯的回答不過是一個玩笑,並沒有真正想得到1000美元。但出乎托馬斯意料的是,那位律師竟然真的這樣做了。六個月之後,在托馬斯已將此事忘到了九霄雲外時,律師卻找到了托馬斯,交給他1000美元,並且邀請托馬斯到自己公司工作,薪水比現在高出1000多美元。
一個周六的下午,托馬斯放棄了自己喜歡的球賽,多做了一點事情,最初的動機不過是出於樂於助人的願望,而不是金錢上的考慮。托馬斯並沒有責任放棄自己的休息日去幫助他人,但那是他的一種理念,一種有益的理念,它不僅為自己增加了1000美元的現金收入,更為自己帶來一項比以前更重要、收入更高的職務。
付出多少,得到多少,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因果關係。也許你的付出無法立刻得到相應的回報,但不要氣餒,要一如既往地多付出一點,回報可能會在不經意間,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現。最常見的回報是晉升和加薪,除了老板以外,回報也可能來自他人,以一種間接的方式來實現。
在工作中,任何事都不會是“不關我的事”。員工是企業的一員,企業的發展與員工息息相關,企業與員工是共榮共辱的利益共同體。隻有每名員工都積極主動的對企業經營中遇到的問題負責,關心企業的發展,企業才會永續的發展,員工也才不會失業,從而實現雙贏。
一天,一家汽車公司的營業廳裏迎來了一位顧客,這位顧客打算買一輛家用轎車。一名銷售人員不厭其煩地向這位顧客介紹各種新款汽車的性價比。可是,這個顧客幾乎看遍了這家營業廳的所有汽車,但他還是沒有決定要買哪一款。這時,這個銷售員見他為難,笑著對他說:“先生,我這裏還有我們公司其他營業廳的地址和電話,那裏還有一些其他價位的新款汽車,你一定要去看看。”於是,這個銷售員在給這位顧客留下了地址和電話之後,送走了這位顧客。
你或許覺得這名銷售員的做法沒什麼值得稱道的,但細想來,哪一個銷售員不希望顧客在自己所在的營業廳買車,並且最好是在自己的推銷下購買,這樣自己個人的業績也會高一些。而在自己費力介紹了多款新車,而顧客還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汽車之後,禮貌地把顧客送出門去就已經算是完成了自己分內的工作,自己的服務也該到此為止了。但是這位銷售員沒有就這樣結束服務,他不僅做完了自己分內的事,還向顧客介紹並留了其他營業廳的地址和聯係方式,他以高度的責任心打破了工作職責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