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從“要我做”到“我要做”,主動做事而非坐等指示(2 / 3)

一名優秀的員工,不僅要像自己的老板那樣敬業,盡職盡責,以老板的心態對待自己的工作,還要比別人做得更多、更徹底。優秀的員工經常會留意一些額外的責任,關注一些本職工作以外的事情。這樣,可以讓他們時刻保持鬥誌,在工作中不斷地鍛煉自己,充實自己。當然,分外的工作也會讓他們擁有更多的表現機會,讓他們把自己的才華適時地表現出來,引起別人的注意,得到老板的認同和重視。

比別人做得更多、更深入,將使你更容易贏得他人的認同和敬重,不管你從事什麼行業,將有很多人喜歡與你共事。你的能力也會在一次次的實踐中得到提升。這種額外的工作可以使人對本行業擁有一種寬廣的眼界,並獲得更多的機會。

主動做公司需要做的事情

具備主動精神,要求員工要眼中有活,無論老板在不在,都能夠主動去做公司需要的事。

今天,每個老板要找的人,基本上是同一種類型,即那些能夠不等老板吩咐就可以主動地出色完成任務的人。當然,不同的公司的要求是不同的,正如它們所招聘的員工的技能各不相同。但是,從根本上說,所有公司和老板要找的基本上是同一種人——那些能沉浸在工作狀態中、積極主動地把需要做的事情做好的員工,那些不用老板吩咐就能夠忙於要事的人。

王明上大學的時候就在一家著名的IT公司做兼職。由於表現出色,大學畢業後的王明成為該公司的一名正式員工,他在公司裏擔任技術支持工程師。工作兩年後,年僅24歲的他就被提拔為公司曆史上最年輕的中層經理,後來他更因在技術支持部門出色的工作表現而調任美國總部任高級財務分析師。

初進這家公司,王明隻是技術支持中心的一名普通工程師,但他非常想幹好畢業後的這第一份工作。當時,經理考核他的依據是記錄在公司的報表係統上的“成績單”。而“成績單”隻能到月末才能看到,於是他想:如果可以每天看到“成績單”的報表,從經理的角度,豈不是可以更好地調配和督促員工?而從員工的角度,豈不是會更快地得到促進和看到進步?與此同時,他還了解到現行的月報表係統有另外一些缺陷:當時另外一家分公司的技術支持中心隻有三四十人,如果遇到新產品發布等情況,業務量突然增大,或者一兩個員工請病假,很多工作就會被耽誤。

綜合考慮了各種因素之後,王明覺得自己有必要設計一個有更快速反應能力的報表係統。他花了一個周末的時間寫了一個具有他所期望的基礎功能的報表小程序。一個月後,王明的“業餘作品”——基於web內部網頁上的報表開始投入使用,並取代了原來從美國照搬過來的Excel報表。由於在報表係統上的出色表現,公司總裁看到了他的一些潛在品質,認為他可以從更高的管理角度思考問題。一年以後,總裁親自將一個重要的升遷機會給了王明,讓他擔任公司在整個亞洲市場的技術支持總監。

王明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關鍵在於他充分發揮了自己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他不隻做好了老板交代的事,更看到了公司裏出現的問題並主動思考如何去完善,並最終編寫好了一個非常實用、反應能力極好的報表程序,這個報表給公司的管理和同事們的工作都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相比那些隻看到問題的員工,他無疑更向前邁進了一步,他也因此而得到了總裁的重視和重用,為自己迎來了更好的職業平台。這就是主動工作的益處,可以這麼說,公司需要做的事就是給員工們提供機會,能不能抓住機會就看員工們自己的行動了。

如果一個企業的員工隻知道做老板吩咐的事,老板沒交代就不會主動去做,那麼這樣的公司是不可能長久的,這樣的員工也不可能有大的發展。今天,對於許多領域的市場來說,激烈的競爭環境、越來越多的變數、緊張的商業節奏,都要求員工不能事事等待老板的吩咐,要求員工更具有主動性,做公司需要做的事。那些隻依靠員工把老板交代的事做好的公司,就好像站在危險的流沙上,早晚會被淘汰、淹沒。

拿你所在的公司和眾多的競爭者比較一下吧。你會發現,從產品到服務,從技術水平到銷售渠道和營銷戰略,無不大同小異。那麼,在眾多的經營要素中,是什麼決定了一家公司蒸蒸日上而另一家公司步履維艱呢?是人——在工作中有主見,勇於承擔責任,能夠主動做公司需要的事的人。

在工作或者商業的本質內容發生迅速變化的今天,坐等老板指令的人將越來越力不從心,他們必須積極主動,自覺地去完成任務,主動做公司需要做的事。

始終比他人領先一步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要使世界動,一定要自己先動。”中國的古諺語也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些充滿智慧的話語道出了同一個道理:凡事要主動,始終比他人領先一步才能占得先機,為企業贏得市場,為個人贏得榮譽。

2004年年初,海爾集團推選本部的張慶福去尼日利亞拜訪海爾營銷經理。不料,剛見麵,這位外籍營銷經理就抱怨道:“冰箱太難銷售了。尼日利亞停電是常有的事,有時一停電就十幾個小時,冰塊都變成水了!再好的冰箱也無法銷售好啊!”

看到外方經理這副無可奈何的模樣,張慶福不禁問:“那您看怎樣才好銷售呢?”

那位經理竟然半開玩笑地說:“除非在停電時也能吃上冰塊。”

眾所周知,電冰箱是需要電才能結冰的,停電也能吃上冰塊,這不是瞎扯嗎?

看來,隻好放棄這個市場了。

但是,張慶福卻沒有把這看做克服不了的困難,不僅如此,他也沒有把經理的話僅僅當玩笑,而是進一步思考下去,停電能吃冰塊,並不意味著永遠沒有電。如果將冰箱製冷後保溫時間拉長,不也是可以嗎?

於是,張慶福將自己的構思與想法告訴總部,在有關部門的配合下研製出了保溫時間更長的冰箱,隨後,張慶福把一款製冷後保溫時間超過100小時的冷櫃調到當地,結果在當地引起了轟動。

隨著“停電也能吃上冰塊”的名聲在尼日利亞各地傳播,海爾冰箱和冷櫃在尼日利亞的銷售份額排名穩居第一!

張慶福也因此榮獲“海爾集團2005年度十大功臣”的稱號!

張慶福因為比別人多想了一步,比別人多做了一步,因而為企業拿下了尼日利亞這個難以攻克的市場。這就告訴我們:在工作中,要時刻保持著主動工作的狀態,隻有領先他人才能解決他人解決不了的問題,才能為企業帶來效益,為了自己贏得機遇。沒有主動精神的員工,難以獲取好的發展。

著名投資專家約翰·坦普爾頓通過大量的觀察研究,得出了一條很重要的定律:“多一盎司定律”。盎司是英美製重量單位,一盎司相當於1/16磅,是微不足道的重量。他指出,優秀者和平庸者的區別,就在於日積月累的那麼“一盎司”的區別。

許多人能獲得事業上的成功,就在於他們比別人多做了那麼一點。一個優秀的員工除了盡心盡力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以外,還會比別人多想一些多幹一些。分外的工作可能會讓你變得很忙碌,但卻能促使你保持旺盛的鬥誌,而且還可以在工作中不斷地鍛煉自己,充實自己。多參與一些其他領域的工作,也會讓你擁有更多的表演舞台,從而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一方麵可能因此找到自己更具競爭力的地方,另一方麵也會引起老板的注意。

道尼爾先生來到一家進出口公司工作後,晉升速度之快,讓周圍所有的人都驚詫不已。一天,道尼爾先生的一位知心好友,懷著強烈的好奇心詢問他這個問題。

道尼爾先生聽後聳了聳肩,用非常簡短的話答道:“哦,這很簡單。當我剛開始為杜瑪利先生的公司工作時,我就發現,每天下班後,所有人都回家了。可是,杜瑪利先生依然留在辦公室裏工作,而且一直待到很晚。另外,我還注意到,這段時間內,杜瑪利先生經常尋找一個人幫他把公文包拿來,或是替他做些服務。於是,我下了決心,下班後,也不回家,而是待在辦公室裏。雖然沒有人要求我留下來,但我認為我應該這麼做,如果需要,我可為杜瑪利先生提供任何他所需要的幫助就這樣,時間久了,杜瑪利先生就養成了有事叫我的習慣,這就是事情的經過。”

道尼爾先生這樣做是為了追求物質上的獎賞嗎?當然沒有。事實上,他確實沒有得到物質上的回報但是由於他多做了一盎司的工作,所以,他得到了老板的賞識和一個成功的機會。

和道尼爾一樣,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應該多做一些分外的工作,說不定這些額外的付出就是你走向成功的開始。

“多一盎司”定律在所有的工作中都會產生積極的效果,如果你多加一盎司,你的士氣就會高漲,而你與同伴的合作就會取得非凡的成績。要取得突出成就,你必須比那些取得中等成就的人更加努力,學會再加一盎司,你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多一盎司”事實上並不是什麼天大的難事,既然我們已經付出了99%的努力,已經完成了絕大部分的工作,再多增加“一盎司”又何妨呢?而在實際的工作生活中,我們缺少的往往是“多一盎司”所需要的那一點點責任,一點點決心,一點點敬業的態度和自動自發的精神。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企業要想生存、發展和壯大,就要求企業中的每名員工都必須具備領先別人、主動進取的精神,這樣公司才會越來越具競爭力和生命力。要想積極主動地工作,始終比他人領先一步,要具備以下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