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1 / 3)

無論心中認為母親這些話說的對與否,黃瓊卻是不敢反駁。也許是出於自幼便做下的畏懼心理,對於母親的話,黃瓊從來都不敢像對老爺子那般討價還價。

雖說不敢反駁,但對於母親的這番話,黃瓊還多多少少有些不服氣的,也想為自己辯解一番。不知道為什麼,一向做事很少考慮別人對自己看法的他卻不想給母親留下一個奢殺的印象。

黃瓊微微躬了一下身道:“母親,兒子並非奢殺之人。斷然不會做出亂殺無辜的事情來。兒子是您一手帶大的,兒子的品性您還不知嗎?鄭州之事,兒子也是情非得已。若是不借那一百多顆人頭穩定住局勢,震懾一下那些心懷不軌的人,恐怕將來死的人會更多。”

“那些官員拿著朝廷的俸祿,不思為民請命,不思為朝廷分憂,隻知道變著法得收錢,這樣的官員兒子還覺得殺的少了。以殺止殺,雖說終究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法子,但有的時候也能見到立竿見影的奇效。”

“你既有雄心壯誌,便應該知道官員乃是治國之根。你的所有施政,還是需要這些官員去辦理。沒有了官員,你什麼事情都做不了。你殺戮太重,雖是為民請命,但也將你推到了天下官員的對立麵。若是真的這樣,你父皇即便把位置傳給你,你也坐不住。”

“如今距離開國已是百餘年,天下奢靡之風日盛,吏治腐敗已非短日,須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根治,這需要好好的下下水磨功夫才成,並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你借鄭州那一百多顆人頭,震懾河南官場。這種手段固然可以一時見效,但能一世見效?”對於黃瓊的話,母親搖搖了頭有些不讚成。

隻是這個兒子自幼便極有主意,什麼事情心中都是有數。現在大了,更是有些難以琢磨。自己即便是作為母親,也是很難知道他心中在想些什麼。他若是認定的事情很難回頭。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幼年那個武昌侯的兒子給他留下的陰影,讓他對這些官極為看不上。

想及這裏,母親輕輕歎了一口氣道:“也罷,你如今已是不掛名的儲君了,凡是自己都有主意。你出宮不過年逾,便讓你父皇能夠如此的對你另眼相看。想必該怎麼做,你自己心中應該有數。”

“我並非是要你縱容那些官。民常歎: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官過如剃,官吏猛於虎。既然將官比如猛虎,也就是說有些官員的確有必殺之理由。但我隻是希望你行事不要過於偏激,凡是還是要以穩妥為主。做事之前要再三思量後再下決定。”

“需知,治大國猶如烹小鮮。這句話,想來你父皇也與你說過,甚至都有可能不止一次的說過。但凡做事還是要多思量、思量的,這樣對你將來會更有好處。殺人隻能在有時作為一種手段,但絕對不能作為一種策略。這人頭不是草,割掉了便再也長不出來了。這些官員的心態,你有的時候也好多去想想。駕馭屬下不是單單靠一個狠字便能解決的。恩威並濟才是良策。你父皇治國雖說隻是一般,但這馭下的手段要高明的多。”

“兒子受教了。請母親放心,母親今日之言,兒子一定牢牢記在心間。”聽著這個少言寡語、性子冷淡的母親還是第一次與自己講了這些道理,黃瓊心中雖說並不全都認同,但卻是不敢在頂嘴。

看著兒子麵上雖說平靜無波,但多少也能看得出不以為然的表情,黃瓊母親是何等人物,那裏會不知道他心中想著什麼?若是說黃瓊如今的心思便是老爺子一時也難猜測的透,但自幼將他帶大的母親卻又如何看的不明白。隻是兒子已經大了,心思已經養成,再想改變恐怕很難。想到這裏,母親不由的暗中歎息一聲:“孩子的成長到底還是需要父親的。”

思及此處,母親卻是有些失神了。良久才對黃瓊擺手示意道:“你先回去罷了,我想陳瑤單獨再多呆上一會再返回宮中。你輕功底子並不算好,再晚了恐怕在天明之前趕不回去了。”

看著母親讓自己離開,黃瓊心中有個一直不解卻一直沒有問出口的疑問,想要問問母親卻怕自己這個到現在還是謎一般,懼怕甚至遠在身為一國之君的父親之上的母親拒絕自己。

隻是猶豫了好大一會,實在耐不住心中疑問的黃瓊還是問出了口:“母親您當年闖蕩江湖時的名號便是連兒子都不知道,直到出宮之後,方才由外人口中得知。您今兒怎能輕易的告訴劉蕊?這萬一她泄露出去,這該如何是好?別說她如今隻是兒子的未婚妻,尚未正式婚嫁。就算她真的成了您的兒媳婦,兒子以為,您的真實身份還是保密的為好。”

對於兒子的擔憂,母親確實擺擺手道:“無妨,我與她師傅是莫逆之交。以她師傅的品性來說,教出來的徒不會差到那裏去的。而且以你今日的身份地位,將我的真實身份捅出去對她隻有害處,並無益處。她雖性子高傲,但有些事情還是要借助於你的。你別忘記了她剛剛說的出身。”

“她為人聰慧無比,性子又是外剛內柔,我在她身上好似看到了我當年的影子一般。此女若是你真心對待,將來會成為你的賢內助的。去吧,不要擔心我了。你此去隴右,那裏的環境與京城無法相比,你自己要多加小心。”

聽罷母親的話,黃瓊還想張口可卻見到母親轉過身不在搭理自己,隻能強壓下心中的顧慮,轉身離開。黃瓊卻沒有注意到,在他轉身之後,母親便回過身來,看著他的背影沉默良久才對身邊的掌觀真人道:“師叔,他還年輕,雖然為人聰慧,也算的上機敏,但畢竟經驗還少。如今時局不穩,如果以後有危難的時候還請你拉他一把。”

“小姐說到那裏去了?小主子為人聰慧無比,又是福星高照,將來自然會是逢凶化吉,水到渠成。剛剛貧道替小主子暗中算了一卦,從掛上看小主子此去隴右,雖說有些波折,但卻是定然會大獲全勝。”

“我最擔心的便是他會聰明反被聰明誤。他固然聰慧,但畢竟曆練還是欠缺。為人又隨他父親,固執的緊。他身邊還是需要有人扶持的。師叔,您雖一直謹守主仆之分,但在我心中您卻一向當您是我師叔。侄女知道您一心修道,不願在入紅塵,這個不情之請實在有些讓您為難了。但侄女膝下隻有此一子,還請師叔多多幫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