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上的人們並不知道報務室裏正在進行的行動,但他們從站在甲板上的那些人的神態之中,感覺到了一種異樣的氣氛。
天苑四人的宇宙飛船突然燈火齊明,透過那一圈圓形的舷窗,發出忽明忽暗的光芒。最亮的時候,太陽也失去了光輝。在碼頭附近的人們,被這突如其來的現象驚呆了,情不自禁地往後退了幾步。也有膽子大的,乘機擠到了前麵。十多名動作敏捷的中外記者,提著各種各樣的攝影機、錄音機,緊跟那些往前擠的人,氣喘籲籲地從人群縫隙中鑽上前去。
科學工作者們站在“鄭和號”後甲板上,密切注視著事態的發展。楊帆在這嘈雜的人聲中,隱隱約約又聽到了那天夜裏聽到過的那種怪聲。隻是因為有了一次經曆,現在又是在大白天,周圍又有這許多人,她才不那麼緊張。她貼在徐振宇身邊說了幾句,徐振宇點點頭,可能是他也聽到了這種怪聲。
倏地,飛船頂部的一個密封蓋驟然大開,三個穿著鮮豔奇異的天苑四人相繼爬了出來。他們站在飛船頂上,向四周巡視,似乎在尋找什麼目標。
岸上的人群沸騰了!起初,人們驚訝地向後退去,隨後又像潮水一樣擁向岸邊,擁向碼頭。
這一擁,把天苑四人也嚇了一跳。隻見他們把鬥篷往後一揚,伸開兩臂,露出一對薄薄的大翅膀,輕輕撲了兩下,盤旋著飛到了飛船的上空。
柯化拿著對講機,急促地說了一些什麼。
“鄭和號”上的高音喇叭響了,要求人們不要向前擁,立即退到江邊大道的後麵。
數百名民警迅速擠到岸邊,竭盡全力維持著秩序。
過了一會,岸上的秩序穩定下來。天苑四人這才緩緩降落在飛船頂上。徐振宇這回看清了,他們的穿著打扮以至神態都和銅球波視圖像一模一樣:古銅色的皮膚,棕紅色的頭發,突出的眉脊,深邃的眼睛,寬厚的嘴唇。那兩個長著紅胡子的,其中一個上了年紀。另一個則是那個沒胡須的。
隻有兩件事他當初在波視裏沒有看得出來:一是他們穿的連褲衣竟然是一架靈巧的單人撲翼機;二是他們的身高要比我們矮得多,看上去隻有一米四、五光景。
徐振宇和張銎說了幾句。張銎立即把一個送話器拿到語言學家宇文安邦麵前。按著事先安排,將由他設法和天苑四人對話。
誰也沒有想到,不等宇文安邦開口,天苑四人凝視了一陣桅杆上的微波天線之後,悠然自得地滑翔到“鄭和號”的後甲板上,重新披好鬥篷,穩穩站在科學工作者麵前。那個女的微微一笑,雙手伸開,掌心向內,交叉著捂在胸前,用純正的漢語說:
“您好!我叫皮洛西,您呢?”
才華出眾的宇文安邦一時驚愣得說不出話來。
送話器通過高音喇叭把這聲音傳送到岸上,岸上又是一片喧嘩。
“他們難道是古代的中國人?”方雨田低聲對徐振宇說。
“這漢語雖然純正,但好像是從一根金屬管裏發出來的聲音,記得她在銅球波視圖像中說話並不是這個聲音。”徐振宇說。
過了一會,宇文安邦才學著她的樣子,雙手伸開,掌心向內,交叉著捂在胸前,說了一句:
“你們好!我叫宇文安邦,歡迎你們到地球上來。”
接著,她又把索格肯和尼柯羅介紹給他。
碼頭上的記者情緒激昂,他們揮動著記者證,用各種語言大聲疾呼:
“我們要采訪!”
徐振宇同柯化商量了一下,他用送話器通知他們,每個國家可以推派一名常駐中國的正式記者上船采訪;本國記者則憑專門采訪飛船的介紹信登船。並向他們宣布,每人隻準提一個問題,全部提完後由天苑四人統一解答。提問次序除東道國最後提外,外籍記者一律按抽簽決定。還規定任何人都應與天苑四人保持一定距離,不得直接接觸。
楊帆正忙於準備進行星際檢疫與消毒,天苑四人暫時被隔在後甲板上的一排臨時欄杆後麵。被允許登船的記者,提著照像機、錄音機、錄像機,咚咚咚地奔到了後甲板,站在柵欄前。好幾位記者掏出了手帕,慌慌張張地擦著額頭上、兩頰上的汗珠。他們用各種語言交談著,議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