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道法自然,陰陽和諧——改變命運的密碼(1 / 2)

“陰陽”講的是一種包容、協調和和諧,不是光考慮自己。對方完美我就完美了,我的存在是基於對方。如果沒有男人哪裏來的女人?沒有女人哪裏來的男人?沒有白天哪來的黑夜?沒有黑夜白天又有什麼意義?我們做人,叫對方好,我們必好無疑。

“趙老師,可不可以這樣講,人命運的改變首先要基於你自己對‘心’的認知。如何把自己的‘心’放在一個該放的位置,如何正確認識自己,正確認識別人,如何把那個禮儀道德和我們的心性有機地相結合,隻有懂得這些,人才能改變自我,挑戰自我,實現身心的合一。”

“可以這麼說,但不夠全麵。‘心’的定位其實就是‘自我’的定位。如何把自己定位在一個正確的位置上,如何按‘道’法去正確地生活。何謂‘道’,就是自然界的規律。我們中國最講究人與自然和諧。自然和諧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像早晨太陽升起來了,我們就去積極工作;太陽落下去,我們就要休息。該張揚時你就去努力表現自己;該低調時你就要低調。有進就有出。你隻進不出不行,你隻出不進也不行。要符合自然的道理。”

“您說的就是‘身心合一’和‘天人合一’嗎?”

“所謂的‘天人合一’也就是‘身心合一’。道法天,天就代表宇宙,代表宇宙的規律。‘道’就是你行事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方法要符合宇宙,符合自然之理。那你就和自然和諧了。”

“隻有‘身心合一’,才能‘天人合一’。”我問。

“對的。”

“是因為這裏麵有‘道’,對嗎?”

“你也可以這麼說。你看我們中國文化的派別比較多,儒家、法家、道家都有不同的說法。但最終一點都是那個道理,效法自然,就是回歸自然。”

“陰陽學和‘身心合一’、‘天人合一’又有什麼關係呢?”我問。

“易經》中最主要的就是講這個‘陰陽’。‘陰陽’,是宇宙之理、宇宙大‘道’。為什麼說《易經》是中國文化的群經之始,就是因為《易經》深刻闡述了‘陰陽’。因為所有文化的指導思想都離不開‘陰陽’。‘陰陽’揭示了宇宙的規律和真理。萬事萬物之所以存在和發展就是因為‘陰陽’在起作用。那麼何為‘陰陽’呢?比如社會上存在男人和女人,男人為‘陽’,女人為‘陰’,這是兩個獨立的個體。但又必須在一起,才能繁育後代。所謂‘孤陰不生,孤陽不長’。但是兩個又是非常對立的個體,誰也離不開誰,這就叫‘陰陽’。我們小時候父母是‘陽’,我們是‘陰’,離開了父母我們不能生活;而父母如果沒有兒女,家庭生活也是單調。當我們以後結了婚,有了配偶,配偶是‘陽’,我們是‘陰’;配偶是‘陰’,我們就是‘陽’。和配偶怎麼處理好關係呢?你要想你過得好,這‘陽’要好,‘陰’也必須好。‘陰’不好你‘陽’也好不了,‘陽’不好你‘陰’也好不了。就像杯子一樣,這蓋是‘陽’,底是‘陰’,你蓋子再完整沒有底也不行。‘陰’壞了你‘陽’還有意義嗎?同樣杯子底再好蓋子壞了也沒有意義,沒有蓋子杯子也不完整呀!‘陰陽’的道理就是說要相互依存,相互製約,誰也離不開誰。一方出問題,另一方也跟著出問題。中醫這一點講得特別好。我們身體‘陰陽’不平衡出問題,‘陽’盛是‘陰’病,‘陰’盛是‘陽’病,‘陰陽’就是這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