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仁義禮智信——《易經》揭示改變命運的法寶(1 / 3)

一個人的優點往往就是一個人的缺點。你成功了,因為你堅持不懈有毅力;你失敗了,因為你太固執了,你不會變通,你沒做到“水”,你缺“水”。水是變化的,靈活的,永遠會找一個適合自己的渠道去流;流不動它會轉一個方向流。這就是聰明,這就是智慧。人的心性要向水學習,不要一條道跑到黑。一個人懂得揚長避短,發揮“命”裏優秀的一麵,就能成功。

“仁義禮智信是《易經》改變命運的法寶。如果把仁義禮智信這五個字讀懂了學會了,那你就會改變自己的命運了!”

“先講‘仁’,一個單立人,兩橫。它的五行為木,方向為東邊,季節為春天。‘木’怎麼解釋?‘木’主生發,所以植物都往上長。‘仁’代表‘木’,‘木’代表青龍。‘仁’等於木,等於東方,等於春天,等於生發。為什麼代表這些呢?東邊給我們的是什麼感覺,是生發啊,太陽都是從東方向上升的。春天是什麼?春天植物的芽都發出來了,蹭蹭往上長,小花小草很可愛。如果春天我們掐死一根植物,那麼到秋天我們就少收一個穗。所以對所有的東西都應該充滿仁愛之心。所以春天屬於仁愛。我們中國文化中為什麼有‘秋後問斬’,春天犯的罪要秋天才能殺,春天不能殺,因為春天是愛護生命的季節,不能殺生。所以要有仁愛之心,你要愛。如果你心裏擁有仁愛了那麼你就擁有春天了,你就有東方了;有了東方,我們這一天就攥在手裏了;有了春天,這一年就攥在手裏了。這就是仁愛。‘木’也有其相反的一麵,也有很殘忍的一麵,最古老的武器就是用木製成的,把木頭削得尖尖的。打人的板子也是木頭做的。同時在《易經》裏克牛克羊克馬克狗的都是木,這些動物五行都是土。所以那些做殺手的,五行裏木重,都像根木頭。所以本性中木過重的人,容易做職業殺手,所以這個‘木’要是過頭了就不是仁愛,是殘忍了。所以要降下來不要過。中國文化講中庸,中庸不是中間,講的是合理,所以講的是仁愛。”

“把仁愛用到我們做人做事業裏,如果你心中有了仁愛,那你永遠有春天和秋天,你的事業能做不好嗎?對你愛人,把他(她)的春天給調出來,這一家人才能興旺,蒸蒸日上。我們古代皇帝把皇後定為東宮,東宮為首宮。因為東邊代表希望,東麵的娘娘生出來的孩子必然是條龍啊!所以東宮為正,西宮為偏。皇上為什麼封自己為真龍天子啊?因為龍為‘木’,‘木’主春天,春天離冬天還很遠,離冬天最近的是秋天,離冬天最遠的是春天。我永遠到不了冬天,因此我的江山有無限的發展空間。還有為什麼皇上要把位置傳給長子?大家族中把財產繼承給長子?因為在《易經》文化裏東方為長子的位置,長子在東邊他擁有春天,他有能力讓這個家族生發和興旺。”

趙寶祥繼續說:“在身體裏什麼代表春天呢?是我們的肝膽。我們的肝膽代表春天,所以要平和。如果你太生氣,當怒火上衝,身體就不好了。任何事情都不要發展到頂點,要恰到好處。所以我們中國的龍文化裏所有上升的龍,頭都是朝下的;所有下降的龍,頭都是向上的。《易經》裏叫亢龍有悔。不能升到無限高,因為高處不勝寒。所以中國文化是很有味道的。如果我們把中國這些傳統文化的道理普及給百姓之後,讓他們按照這個道理去生活,他們的生活能不幸福嗎?社會上能減少多少不幸呢?好多家庭婚姻不都穩定了嗎?這就是我要講的‘仁’。”

“那‘義’呢?‘義’是什麼?”我問。

趙寶祥說:“在我們傳統文化中‘義’代表西邊,代表秋天,在五行裏為金。西邊給我們什麼感覺呢?就像秋天帶給我們的感覺,所有的植物都處於內斂的狀態。在《尚書》裏講秋天為‘金’,‘金’為肅降,生命在下降。秋天給我們什麼感覺?首先,秋天是豐收的季節。家庭裏如果把西邊布置出秋天的格局來,就是豐收,你家裏收入就好,家庭就和睦。”

同時在《易經》裏也有句話叫‘冶容誨淫,慢藏誨盜’。這‘冶容誨淫’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把自己打扮得漂亮,招來別人的勾引。‘慢藏誨盜’意思是我有很多的錢,故意在別人麵前展露表現,引誘小偷來偷。這教我們秋天做人要低調,把你的財富保護好,別張揚自己。如果為富不仁,做事不沉穩,那你肯定是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