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你需要智慧還需要毅力,智慧和毅力加在一起你才能成功。什麼叫毅力?那就是‘土’。為什麼說‘土’代表毅力?大地不論我們對它如何,它永遠是默默地承載著的,從來沒有怨言,從來沒改變自己的這種功能,一直堅持到底。所以屬‘土’會一直堅持到底。‘土’也就是‘信’。人無信不立,土旺於四季。無信就失去了一切的基礎。但屬‘土’有一個缺點,他從來不改變自己的想法,很固執,很保守。任何事物一陰一陽有好必有壞。一個人的優點往往就是一個人的缺點。你成功了,因為你堅持不懈有毅力;你失敗了,因為你太固執了,你不會變通。所以大地有了水才有莊稼。你光是地,不澆水,它長不出莊稼來。水是智慧,你要有水的概念。水是變化的,靈活的,永遠會找一個適合自己的渠道去流;流不動它會轉一個方向流。這是聰明,這是智慧,因為人不能這樣一條道跑到黑。一個人,懂得揚長避短,找到自己‘命’裏優秀的一麵,充分地發揮;還要找到不足的一麵,把它壓下去,彌補它,那才能成功。否則何為揚長避短?何為趨吉避凶?
“仁義禮智信,還有最後一個‘信’,您的見解是什麼?”我問道。
趙寶祥說:“人無‘信’不立。現在社會信用率很低,所以社會問題很多。講到‘信’就要講到‘土’了。我們老祖先把‘信’定義為‘土’。中國自古是農業文明國,中國人對土地是很有感情的。因為擁有了土地就意味著擁有了財富。所以把土地定為資本,擁有土地,就擁有資本。這個‘土’,給我們感覺很踏實,很實在,很固執的。但是‘土’又分兩種:一種叫沃土,另一種是戈壁、沙漠。在我接觸的好多客戶和朋友中,掙大錢的往往是沃土。因為他們既有‘土’的成分還有‘水’的成分。這兩者是要有機結合的,缺一不可。土地有了水澆灌就是沃土,心胸會非常寬大,非常慈悲,包容心特別強,對人真誠,特別聰明,做事還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他就成功了。因為有‘水’,聰明;有‘土’,有毅力,有包容心。他不但承擔我們對他的讚美,也承擔我們對他的侮辱,對他的傷害,他都是默默地承擔,有包容心。可是沙漠和戈壁就不一樣。沙漠你澆多少水,馬上滲進去,你想拿出來不可能,所以很吝嗇。戈壁呢,那是根毛不長。它代表固執,愚蠢,落後,愚昧,無知。我們老祖宗為什麼把‘土’定為‘信’呢?那是崇尚‘土’信義的一麵,規避‘土’不好的一麵。任何事物都有陰陽兩麵。五行在古代社會的順序是木火土金水。現在怎麼排列呢?是金木水火土,把‘金’排在第一位了。老祖先是把‘木’排在第一位。‘木’是春天,是播種;‘火’是夏天,是生長;‘土’在中間,是運化;‘金’代表秋天,是豐收;‘水’在最後,是冬天,代表藏起來。祖先把仁義擺在第一位;現在是把‘金’擺在第一位,‘金’代表秋天,代表豐收,代表金錢。所以現代的人先看的是財,他要先索取,根本不想付出。古代是講付出的,春天要播種,你要下種。古代和現代對五行的排列不同,反映出古代人和現代人不同的心態,不同的世界觀。但是如果你把‘金’排在第一位,先去索取,去占有,萬事做不做先要看這個事對我有沒有好處?就算你這一筆抓好了,那下一筆呢?等待你的是什麼?是冬天。秋天後麵是冬天,荒蕪,茫茫大地一片,什麼都沒有。所以人要往遠處看,不要隻看眼前。”
“這五個字仁義禮智信,要表達的是什麼呢?是人的命運還是人的禮儀道德?”我非常想知道這種鏈接和命運的關係。
“你的命運跟你的道德的修養是緊密相關的。比如現在人有很多論命的方法:八字,天下有八字相同的;姓名,有兩個人姓名相同的,但命運不會一樣。區別在哪兒?區別在於這顆心,區別在他待人待事的觀念上,區別在於他們的道德品質上。所以他的命運就不一樣。兩顆心對同一種事物可能就有兩種看法、兩種做法。一個成功的人和一個不成功的人,對同一件事的看法和處理的方法肯定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