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有比較,孩子未必就會有進步(1 / 2)

很多家長都有拿自家孩子與別人孩子比較的習慣。若自家孩子做得好,父母感到臉上有光彩,逢人就會炫耀一番;若自家孩子表現得不理想,父母覺得沒麵子,感覺抬不起頭來,就會經常數落孩子。

“你看看你,整天就知道玩,人家巍巍學習那麼用功,成績那麼好,前兩天又得奧數競賽第二名。你若有巍巍的一半就好了。”

“你看看人家玲玲,在學校的晚會上彈了一首曲子,還跳了一個舞。你呢,一個節目都沒有,讓你學舞蹈你不學,除了會吃飯,會看電視外,你還會幹什麼?”

“給你說話呢,你聽見沒有?好好向冬雨學習,看人家多聽話,在家裏多勤快。”

媽媽幾乎每天都要這樣訓斥姍姍。姍姍委屈地對老師說:“我媽從來就不誇我一句,根本不知道我的優點是什麼,她巴不得別人是她的孩子,我最好沒有出生。”

做父母的都有望子成龍之心,他們之所以拿孩子來做比較,是因為有些父母認為沒有比較,孩子就不會有進步。他們是希望通過比較來激勵孩子。

其實,做父母的初衷是好的,但這種做法卻是要不得的。因為不管是當眾炫耀孩子的優點,還是數落孩子的不是,都會給孩子的內心帶來不良的刺激。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你在拿孩子做比較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會給孩子的成長和心理發育帶來怎樣的後果呢?

1.炫耀,要麼使孩子驕傲,要麼給孩子壓力

俗話說:“孩子總是自家的好。”很多父母幾乎從孩子降生的那一天起,就不斷地在心中為孩子描繪藍圖,並一廂情願地將他們當成了炫耀品。殊不知,總拿孩子在人前炫耀,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過多的誇獎可能會使孩子滋生驕傲自滿情緒,久而久之,孩子的自我優越感太強就可能不思進取。這樣的孩子往往是一副高高在上、不把別人放在眼裏的模樣,這很可能會導致孩子的人際關係不和諧。另外,如果父母經常在別人麵前炫耀孩子,也容易給孩子帶來不必要的壓力。

一位媽媽經常當眾說:“我家孩子天生有繪畫天賦,畫什麼像什麼……”有一天,眾人非要看看孩子的畫作。媽媽拿出孩子的“小雞啄米圖”,大家雖然口中讚許有加,但臉上的表情孩子卻看在心裏。孩子從此背上了沉重的精神負擔,一心隻為媽媽口中的“繪畫天賦”而奮鬥,但他心裏最清楚,其實自己以前隻是把繪畫當成一種娛樂,能很輕鬆地對待,而現在它卻變成了拖累和負擔。孩子覺得自己活得很壓抑。

凡事有度,做父母的對孩子一定要賞識有度。曆史上“傷仲永”的故事,不早就給過我們警示了嗎?

2.貶斥,使孩子產生嫉妒、敵視等負麵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