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感恩提升人格魅力(2 / 3)

同樣,老板對員工的關照,員工對老板的關照,也是贏取事業成功的基礎。

勞布還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電子學時,就對印刷電路板的表麵貼裝工藝產生了濃厚興趣,最後毅然選擇休學,一頭紮進圖書館尋找所有與貼裝工藝有關的書籍,每天晚上偷偷爬窗戶進哥倫比亞大學的實驗室做試驗,但試驗材料需要自己買,昂貴的價格使勞布望而卻步,他隻好一邊打工一邊進行試驗。

勞布在利維的公司謀到一份兼職,一次,勞布在利維的公司偷偷做自己的實驗時被利維發現。勞布心想自己可能會被解雇,沒想到利維對這個執著於科學研究的小夥子很感興趣,不但沒有責備他,反而和他攀談起來。利維站在管理層的立場上,從貼裝工藝的應用前景出發,對勞布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切合實際的建議,使勞布的研究從原來的“感興趣”提高到技術應用的高度,更堅定了他研究貼裝工藝的信心。

臨走前,利維還答應免費為勞布提供實驗室設備和材料。勞布對此十分感動,自己隻是一名對研究產生興趣的退學學生,即使將來自己有科研成果,也不一定能找到投資者,而利維竟如此相信自己。勞布暗下決心,一定要搞出成果報答利維。一連半年,勞布幾乎每個晚上都在實驗室裏幹到深夜。

一天,當勞布去實驗室時,發現門被上了鎖,他猜想一定是利維不想再在自己身上浪費錢了,於是交了辭職信。誰想利維不僅拒絕了他的辭職請求,還緊握著他的手說:“你的精神讓我很感動,我寧願看不到成果,也不想眼看著你被累倒。”這句話讓勞布感到一種從未受到過的尊重和理解。

兩個月後,實用的貼裝工藝技術終於問世了,利維馬上將此技術推向市場。後來,IBM、摩托羅拉等大公司均廣泛采用此項技術。

有位名人說:“人活著應該讓別人因為你活著而得到益處。”學會給予和付出,你會感受到幫助他人的快樂和滿足。關照別人是人格魅力的一種體現,同時也是一種處世智慧和快樂之道。

保持一份關愛之心,在生活中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在他人需要之時,伸出援助之手。因為隻有你付出愛心,你才能收獲希望;在別人需要的時候,毫不猶豫地伸出雙手,在你需要時才能得到更多的幫助。在職場中,你隻有學會了感恩,懂得珍惜、關愛同事,才能打造一個和諧的團隊,提高團隊整體的工作績效。

用微笑折射感恩情懷

世上最美的表情莫過於發自內心的微笑。微笑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是對自己美好情懷的一種釋放,更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

微笑往往源於一顆感恩的心,源於對家人、朋友的愛,源於對工作的珍惜,源於對大自然的欣賞,源於對客戶的尊敬。

莫裏斯是美國奧美廣告公司的一名設計師,有一次被公司總部安排前往日本工作。與美國輕鬆、自由的工作氛圍相比,日本的工作環境顯得更緊張、嚴肅和緊迫感,這讓莫裏斯很不適應。

“這邊簡直糟透了,我就像一條放在死海裏的魚,連呼吸都困難!”莫裏斯向上司抱怨。上司是一位在日本工作多年的美國人,他完全能理解莫裏斯的感受。

“我教你一個簡單的方法,每天對著至少說40遍‘我很感激’或者‘謝謝你’,對著鏡子微笑,發自內心地微笑。”

莫裏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一開始還覺得很別扭,要知道“刻意地發自內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幾天下來,莫裏斯覺得周圍的同事似乎友善了許多,而且說“謝謝你”的時候也越來越多了,因為感恩的心情已經像種子一樣在他心裏悄悄發芽。漸漸的,莫裏斯發現周圍的事情並不像自己原來想象的那麼糟糕。

最後,莫裏斯發現在日本工作簡直是一件讓人愉快的事情,他甚至舍不得離開日本了。

抱怨隻會給自己和身邊的人帶來不和諧的音符,因此,無論是老板還是同事都不喜歡抱怨的人。喜歡抱怨的人不會為自己爭得發展的空間,隻會把自己引入受孤立的境地,而感恩的心卻讓你可以發自內心地微笑。

雖然我們很多人的工作性質、工作程序都不盡相同,相同的是我們都扮演服務者的角色,在公司,我們的上級、我們的同事、我們的客戶就是我們的服務對象,在家庭,我們的親人就是我們的服務對象,無論在哪裏,我們都要用微笑給人以祝福。

在職場中,微笑不僅可以團結企業內部的每一個人,更可以團結你的客戶。微笑的服務可以使顧客的心情舒暢,更容易接受你的商品。全球最大的零售企業沃爾瑪公司就要求員工在麵對顧客的時候不管發生什麼情況,都始終要麵帶微笑。而這樣的微笑服務團結了無數的客戶,為沃爾瑪贏得了大批的回頭客。

威爾森先生曾有這樣的感慨:“我已經結婚18年了,在這段時間裏,從早上起來,到要上班的時候,我很少對太太微笑,或和她說幾句話。我是最悶悶不樂的人。

“既然你要我對微笑發表一段談話,我就決定試一個禮拜看看。因此,第二天早上梳頭的時候,我就看著鏡子對自己說:‘威爾森,你今天要把臉上的愁容一掃而空,你要微笑起來。現在就開始微笑。’當我坐下來吃早餐的時候,我以‘早安,親愛的’跟太太打招呼,同時對她微笑。

“現在,我去上班的時候,就會對大樓的電梯管理員微笑著說一聲‘早安’。我以微笑跟大樓門口的警衛打招呼。我在換零錢時會對地鐵的出納員微笑。當我到達公司,我對那些以前從沒見過我微笑的人微笑。

“我很快發現,每一個人也對我報以微笑。我以一種愉悅的態度,來對待那些滿肚子牢騷的人。我一麵聽著他們的牢騷,一麵微笑著,於是問題更容易解決了。我發現微笑帶給我更多的收入,每天都給我帶來更多的鈔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