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感恩做人,敬業做事(1 / 3)

敬業源自感恩:放棄敬業就是不懂感恩

很多人每天按部就班地上班、下班,在固定的日子領回自己的薪水,高興一番或者抱怨一番後,再重複老樣子……他們很少深入思考關於工作的問題:什麼是工作?為什麼要工作?應該怎樣工作?

我們也許能從以下故事中得到一些啟發:

一個老乞丐遇到了上帝,他請求上帝滿足他三個願望,上帝答應了。乞丐的第一個願望是要變成一個有錢人,上帝立刻滿足了他。成為有錢人後,乞丐又希望自己能年輕40歲,上帝揮一揮手,老乞丐就變成了20來歲的小夥子。乞丐接著又向上帝提出了他的第三個願望:一輩子不需要工作。

上帝答應了他,乞丐立刻又變回了路旁那個又老又髒的乞丐。乞丐不解地問:“這是為什麼?我為何又變得一無所有了?”上帝說:“工作是我能給你的最好的禮物了。現在你把我給你的最大的恩賜扔掉了,當然就一無所有了!”

上帝應許的唯一生存方式,就是要求每個人去完成他在現實世界裏被賦予的工作的責任和義務。因此,我們不難體會到工作對於一個人的價值和意義。既然工作是上天賦予我們的使命,感恩的人不會忘了自己的使命,他們必定用一種虔誠的責任感去完成自己的工作。

實際上,任何一家公司、任何一個老板,都希望自己的事業興旺發達,這就需要一個、幾個乃至一批兢兢業業、埋頭苦幹的員工,需要一批具有強烈敬業精神的優秀員工。從這一點說,敬業的員工是老板最倚重的員工,也是最容易成功的員工。如果你的能力一般,敬業可以讓你走向優秀;如果你十分優秀,敬業會帶你走向卓越。

作為員工,如果你能夠重視自己的工作,對自己的工作全心全意、盡職盡責,那麼你一定會得到老板的賞識。

事實上,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年代,對感恩最好的注解就是一個詞——敬業!敬業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品質,更是一個人的一種能力。而放棄敬業,就是不懂感恩。

無數事實證明,公司或企業總會重點培養那些敬業的員工。敬業的員工懂得工作的意義,無論是對於公司還是對於自己,都有一個明確而直觀的認識,這種認識讓他心態平和、一絲不苟,最終取得優異的成績。這樣的員工才是用行動去感恩的代表。

杜全存是一位年逾四十、僅有初中文化、司機出身、沒有任何業務基礎的普通員工,但他在全轄年度業務筆數統計中位列第二,遠遠超出大部分高學曆的年輕人,這都來自他對信用社的感激之情。

在來信用社工作之前,杜全存一直在村裏為村書記開車,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司機。2005年3月,他以臨時工身份參加信用社工作,每月工資不過400元左右,但他毫無怨言,盡職盡責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2009年,開平聯社進行了“三定兩聘”工作,對原有崗位進行了調整,取消信用社司機崗,原司機崗和信貸員崗均被充實到網點前台櫃員。這對僅僅有初中文化的杜全存來說無疑是一大難題,加之人到中年,記憶力和理解力都不同程度地下降了,這對他來說更是一種嚴峻的挑戰。

“做人得有良心!要知道感恩!”杜全存坦言,“信用社對我不薄,給我轉了工,入了保險,像親人一樣對我,咱不能閑待著,總得有點事兒幹吧?不會業務,可以學嘛!學會了,受益的是自己,而且將是受益終身!”正是有了這份對信用社感恩的心和敬業的情,杜全存如饑似渴地學習起來。

抱著一顆感恩的心,杜全存全力地投入信用社的工作中,孜孜不倦,收獲了學習的快樂和敬業的樂趣。

作為員工,若能心懷感恩,那做任何事都能心甘情願、全力以赴,在機會來臨時也就能及時把握。千萬不要視工作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結果做得心不甘情不願,於公於私都毫無裨益。

對工作心懷感恩應基於這樣一種深刻的認識——工作為你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工作為你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平台。工作為你帶來的一切,你都要心存感恩,通過努力工作來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

用感恩之泉澆灌敬業之花

生命中能讓一個人感覺最牽掛、最留戀、最不舍、最珍貴的往往是工作,隻有把工作融入生命,人們才會在自己的崗位上敬業地工作。

有人總認為自己的工作不夠好,他們對自己的工作沒有感恩之情。殊不知,這種心態會使他們失去工作的熱情,陷入一種糟糕的境地,並會對許多客觀存在的現象日益挑剔和不滿。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也是損害他們職業前程的“始作俑者”。

一般來說,隻有對公司、對老板、對工作心存感激的人才會珍惜工作,並真心地想為公司、為老板、為工作做點什麼,這種想法一旦付諸行動,表現出來的就是敬業精神。敬業精神讓他們積極地回饋企業,用更好的業績作為對工作最豐厚的報答。

在一家酒店裏有一位保潔員,她是一個積極工作的人。不論什麼時候,她的臉上總是掛著燦爛的笑容,讓人如沐春風,也讓她顯得謙和有禮。雖然她隻是一個保潔員,人們對她也肅然起敬。

一天,在她快下班的時候,一個外國客人向她打聽另一家酒店的位置。她耐心地把路線解釋給對方聽,外國客人非常感激,向她道謝,她微笑著回答說:“不客氣,我相信那家酒店的服務會讓你非常滿意,因為我的徒弟在那裏做保潔員。”

“我沒有想到你還有徒弟,這太好了!”

“我做保潔工作已經快20年了,也培養了很多徒弟。我可以向你保證,我的每一個徒弟都是最棒的保潔員。”

外國客人疑惑地問她:“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你這麼喜歡自己的工作,這麼快樂呢?”

這位保潔員仍然是麵帶笑容,“因為這份工作讓我有了生活的保障,也讓我體驗到工作的樂趣。所以,我很感激這份工作,這就是我的動力。”

對工作存有感激之情,我們才會竭力做好手中的工作,努力與周圍的人快樂相處。結果,我們不僅工作得更加愉快,所獲幫助也更多,工作也更出色。

無論我們取得了多大的成就,身處什麼樣的地位,都應該對工作心懷感激,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工作,並由此產生出卓越的敬業精神。在這樣的感恩心態和敬業精神的引導下,我們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全心全意地完成麵前的任務。

實際上,當我們感歎工作的平淡乏味時,我們隻要願意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愉快地投入到工作中,那麼你就可以體驗到不平凡與精彩。態度決定一切,當我們心懷感恩,將工作中的每件事都認認真真地做好,完美的工作場景會展現在我們麵前:原來工作如此有意義。

對於員工而言,工作能給生活以保障,又能給生活以樂趣,工作是生命中最有意義的事情。唯有感恩和懂得珍惜,我們才對得起這份生命中的珍寶。工作給了你太多,我們就更應該敬業工作。

況且,對工作心存感激,才能努力工作。每天能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工作,相信工作時的心情自然是愉快而積極的。知道自己工作的意義,並永遠保持一種主動的工作態度,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努力成為一個敬業的員工。

讓感恩走進我們的心靈,用感恩之泉澆灌敬業之花,因為感恩可以消解內心的積怨,可以滌蕩心靈中的一切塵埃。讓感恩從我們內心燃燒吧,因為感恩可以點燃你心中的敬業之情,可以讓你精神飽滿地去迎接工作的挑戰,發現工作的樂趣和驚喜。

精益求精,摒棄差不多

精益求精,在工作中不斷成長,才能成為一個感恩企業,認真負責的優秀員工。反之,如果安於現狀,隻求“差不多”,不積極改進自己的工作,這樣的員工對工作和企業是沒有感恩之心的,而且也不可能對自己的工作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