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忠於企業,常懷感恩之心(2 / 3)

羅萍是某知名服裝的一名縫紉女工,她說每天上班“不是來縫襯衫的袖子,而是在創造一個更美麗的世界”。香格裏拉飯店的清潔人員說 “以身為服務紳士淑女的紳士淑女為榮”。他們都深刻地體認到工作的真正意義,認清了自己與整個組織的關係,組織的使命變成他們的使命。

同樣的工作內容和方式,融入了團隊意識帶給他們的是心態上、精神上的巨大改變,原本單調的工作升華為精致的服務,工作的著眼點落實到了廣大顧客的福祉上。因為他們了解並掌握了工作的意義,也就成為工作的真正擁有者,這時,他們才會對工作心懷感恩。

當今社會,許多企業的老板越來越重視具有團隊意識的員工。微軟公司的一位人力資源主管指出:“現代年輕人在職場中普遍表現出來的自負和自傲,使他們在融入工作環境方麵顯得緩慢和困難。他們缺乏團隊合作精神,項目都是自己做,不願和同事一起想辦法,每個人都會做出不同的結果,最後對公司一點兒用也沒有。”

個人再完美,也就是一滴水;一個優秀的團隊卻可以成為大海。過分強調個人目標,會使成員之間缺乏合作精神,各自為政,目標各異,個人利益就會占據上風,團隊利益就會被淡化,整個隊伍很可能成為一盤散沙,不堪一擊。那時,看起來傷害的隻是企業、是公司,實際上損失最大的還是員工自身。

一名員工隻有把個人融入到團隊中,才能獲得良好的資源和平台,使自己的才華與抱負得到施展的空間。相反,如果個人不與公司的發展保持一致,那麼便麵臨著被放逐的危險。

劉暢是聯想集團生產部門的一名作業員,她的主要工作是負責將翻倒的零件撿起來以確保生產線不會阻塞。這個工作十分枯燥,但是當她意識到自己是傑出團隊的一分子後,她的工作態度有了極大的轉變。

她說:“以前我總是很驕傲地說我是在聯想公司工作,當然,當別人問到我具體負責什麼工作時,我就開始轉變話題,因為對我來說,要告訴別人我是生產線作業員很難為情。現在情況完全不一樣了,當有人問起同樣的問題時,我會說我是團隊的一分子,而我們的責任就是,以最合理的成本為全世界的用戶製造出品質最好的產品。”

以前劉暢隻是在她單調的工作崗位上埋頭苦幹,而現在她清楚地知道團隊的目標,開始感受到自己這份工作的意義,開始努力地提升工作品質與生產力,並且為這樣的新角色感到自豪。

在現代社會,一個人要出色高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充分利用團隊的力量,將個人目標融入團隊目標。那些隻工作不合作,寧可一頭紮進自己的專業之中,也不願與其他成員有密切交流的人,是不知感恩的“獨行俠客”最後收獲的隻有低績效的工作,甚至是失敗。因為,當你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在專業上有所突破的時候,懂得運用團隊力量的人早已遙遙領先,你的心血也就變成明日黃花了。

將個人目標融入團隊目標中,可以增進一個人對自己工作的認同,從而大大提高自己的工作熱情和效率。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在團隊中工作最可惜的就是自己的力量被抑製而得不到發揮,原因有很多,欠缺對團隊的歸屬感是其中最主要的。缺乏歸屬感的人,是對團隊不感恩的人,隻為工作而工作的人,絲毫體會不到在團隊中大家為著共同目標奮鬥的工作激情。

融入團隊,不做職場“單兵”,企業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有利的資源與平台,我們也應該秉持一顆感恩的心,反過來配合企業,嚐試著理解企業的營銷戰略、發展願景和企業文化。隻有每個員工都按照這個原則來工作,團隊的目標才比較容易實現。隻有企業發展了,個人的成長目標才會逐漸實現。

感謝老板,他會為你的忠誠埋單

在企業裏,經常有人會說忠誠隻是一種付出,也有人會說忠誠隻是老板的需要,是這樣麼?

當然不是。誠然,你忠誠,企業、老板、上司,以及同事能夠從你的工作中獲取更多的價值。但是,你忠誠的同時,也會得到忠誠的回報:企業發展了,壯大了,作為企業的一員,你難道不會因此感到驕傲嗎?更何況,忠誠本身也是你生存和發展的一種需要,你自己也從你的忠誠中受益不少。

另外,你在企業裏獲得一份工作,這份工作讓你取得收入維持生計和養家糊口。企業給了你一個舞台,這個舞台也許不盡如人意,但它可以讓你施展你的才華,讓你有機會證明你的能力。公司如果發展了,取得了良好的聲譽,你不會感到自豪嗎?你的這份自豪是來自於“老板的企業”還是來自於你與老板共有的企業呢?

當我們拿著薪水,和家人團聚時,我們應該想到忠誠;當我們拿著薪水,去孝敬父母時,我們應該想到忠誠;當我們拿著薪水,給愛人買禮物時,我們應該想到忠誠;當我們工作之餘,悠閑地帶著孩子上公園時,我們應該想到忠誠;當我們在假日裏,和朋友開懷暢飲時,我們應該想到忠誠;當我們在企業給予的舞台上獲取了尊重、榮耀、地位,實現了有價值的一生時,我們應該想到忠誠並感謝自己的老板與公司!

事實上,老板會為我們的忠誠埋單。

在城市一角的一個工地上,一群工人在撿木工釘模時落在地上的釘子。他們每天除了吃飯的半個小時外,一刻也不歇,每天每人能撿足足八九斤釘子。其中有一個年輕的小夥子暗暗算了一筆賬,發現老板這樣做十分不合算,根本達不到節流的目的。這個小夥子決定和老板談一談這個問題,但周圍的人極力阻止他:“還是別找老板的好,否則我們就失業了。”這個年輕的小夥子沒同意,他直接找到老板。

“我撿了幾天釘子,每天最多不超過十斤。這種釘子的市場價是每斤2.5元,這樣算下來,我一天能製造20元的價值,而您卻給我30元的工資。拾回落下的釘子是一件合理合情的事,但實質上它並沒有為您節省成本。”

老板聽了之後大笑起來,說:“小夥子,不錯。我公司裏正缺一名施工員,拾釘子這筆賬其實我也會算,這個問題大多數人都能算出來。我一直就等著看看你們當中有誰過來告訴我,如果一個月後你們當中沒有人來找我,你們都將會被辭退。企業需要效益,但更需要像你這樣忠心耿耿的員工。”

這個年輕的小夥子正是憑著自己對公司的忠誠,贏得了老板的心。忠誠的心讓他做出出色的工作,才能從眾人中脫穎而出。

一個員工隻有做到對自己的企業忠誠,他才會腳踏實地地工作。他的工作已經成為他的一份事業,成為他的一份責任。正是這樣,他才會心懷感恩全力以赴,也才會做出驚人的成績,才會在眾多的員工中脫穎而出。

克裏丹·斯特是美國一家電子公司很出名的工程師。這家電子公司很小公司,時刻麵臨著規模較大的比利孚電子公司的壓力,處境很艱難。

有一天,比利孚電子公司的技術部經理邀斯特共進晚餐。在飯桌上,這位經理問斯特:“隻要你把你們公司裏最新產品的數據資料給我,我會給你很好的回報,怎麼樣?”

一向溫和的斯特一下子憤怒了:“不要再說了!我的公司雖然效益不好,處境艱難,但我絕不會出賣我的良心做這種見不得人的事,我不會答應你的任何要求。”

“好,好,好。”這位經理不但沒生氣,反而頗為欣賞地拍拍斯特的肩膀,“這事兒當我沒說過。來,幹杯!”

不久,斯特所在的公司因經營不善而破產。斯特失業了,一時又很難找到工作,隻好在家裏等待機會。沒過幾天,他突然接到比利孚公司總裁的電話,讓他去一趟。

斯特百思不得其解,不知“老對手”公司找他什麼事。他疑惑地來到比利孚公司,比利孚公司總裁熱情地接待了他,並且拿出一張聘書——請斯特去公司做技術部經理。

斯特驚呆了,問:“你為什麼這樣相信我?”

總裁哈哈一笑說:“原來的技術部經理退休了,他向我說起了那件事並特別推薦你。小夥子,你的技術水平是出了名的,你的正直更讓我佩服,你是值得我信任的那種人!”

斯特一下子醒悟過來。後來,他憑著自己的技術和管理水平,成為一流的職業經理人。

一個員工是否忠誠,直接的表現就是老板對他是否信任。而信任從哪裏來呢?日本學者士光敏夫在《信賴的基礎》一書中,曾指出信任的基礎是:

1.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來思考事物。

2.確確實實遵守約定。

3.言行必須一致。

4.彼此要經常溝通。

5.替對方的難處著想。

隻要將上述的“對方”改成“老板”,就成為讓老板信任的基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