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瓶的故事
1. 富蘭克林用漂流瓶測量海流
本傑明·富蘭克林是一個美國人,早在獨立戰爭以前,他在移民僑居地擔任郵政總局副局長。1769年的一天,有一群在波士頓開商店的老板們提出抗議,原因是英國的郵船通過大西洋所用的時間要比美國商船多兩個多星期。
在同一個大西洋中航行,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事情呢?富蘭克林答應商鋪的老板們一定會將此解決的。富蘭克林找到了他的表兄摩西·福爾格,一位新英格蘭的捕鯨船船長。摩西·福爾格說:
“美國的郵船是沿著墨西哥灣流順水向東航行的,但在返回時都是避開遠航道,不逆流行駛的。”當時,富蘭克林怎麼也搞不懂英國的船長為什麼不乘墨西哥灣流順水而下,這樣既能縮短向東航行的時間又能在返航時避免逆流航行。
富蘭克林請他的表兄摩西·福爾格把墨西哥灣流繪在大洋海圖上。又過了幾年之後,他把漂流瓶拋進了墨西哥灣流。富蘭克林在瓶子裏的紙上寫著要求發現者告知發現該漂流瓶的時間和地點的信。富蘭克林當時所用的這個方法直到現在,科學家們仍然沿用著。
什麼是漂流瓶
中世紀,漂流瓶是人們穿越廣闊大海進行交流的有限手段之一。
密封在漂流瓶中的紙條往往包含著重要的信息或者衷心的祝福。發現一個可能從未知領域而來的漂流瓶,對於古代水手而言或許是一種驚喜、神秘、偶然、期待……
富蘭克林利用拾到漂流瓶的人所寄來的信,在仔細研究了墨西哥灣流的流程後繪製了一幅海流圖,並將海流圖的複印件寄給了普利茅斯的航海總局。雖然英國人不相信一位美國郵政局局長會比他們更熟悉海流,但是,富蘭克林利用漂流瓶給墨西哥灣流繪製的海圖,就是到了今天也是無須更改的。
2. 哥倫布與漂流瓶
1493年2月12日,哥倫布在首航美洲的返程中,大西洋發生了巨大的風暴,他乘坐的“尼亞”號與“平塔”號失去了聯係,帆船像一隻玩具在風浪中翻轉折騰,或久久地沉入浪穀,或奇跡般出現在峰尖,不斷給船員們帶來恐懼。
一向勇敢的哥倫布也有些膽戰心驚,他不隻擔心自己的生死,更擔心自己的發現被沉入大海。他拿出一張羊皮紙,忍受顛簸寫下了已經發現的一切,並留言懇請,要是誰撿到這張紙,就請呈送給西班牙王室。他把羊皮卷放進防水的蠟布,再裝進一個堅固的小木桶裏,然後鄭重地投向大海,讓它在大海中隨波逐流。
令人驚奇的是,這隻漂流木桶,一直在大海中漂流了359年,直到1852年才被一個美國船長在直布羅陀海峽發現。
第一個使用漂流瓶的人
漂流瓶對我們來說已經不是一種新鮮事物了。人們將自己美好的願望或祝福寫在紙上,然後裝在一個密封的瓶子裏,扔向大海,讓它隨著海浪隨處漂流。這是人們表達自己願望的一種方式。
漂流瓶的使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它又是怎樣被流傳下來的呢?第一個使用漂流瓶跟蹤海流的是一個名叫狄奧弗拉斯塔的希臘人,他認為,地中海中的海流大部分來自大西洋。為了證實這種想法,他想出了用漂流瓶驗證海流的想法。他請希臘船長把一個密封的玻璃瓶扔進直布羅陀海峽隻有8英裏寬的狹窄水岬,這裏是通向地中海西部的入口處。投放到海中的漂流瓶通過海峽向東漂去,流過了地中海,證明了狄奧弗拉斯塔的觀點是正確的。
2000多年後的今天,漂流瓶的主要用途已不再是驗證海流的流向了,而是有了進一步的延伸。如果有一天,在海邊漫步的你無意間拾到一個漂流瓶,那種喜悅與興奮的心情將是無法形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