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禦波:海上探險與航海佳話12(3 / 3)

此外,還有提供交通、接駁、拖曳之用的大八櫓、二八櫓、六櫓船。

鄭和船隊全體船員最多時為2.7萬餘人,必須有嚴密的編製、科學的分工與管製,才能嚴整有序。據《瀛涯勝覽》記載,鄭和第四次下西洋時,其船隊人員有:“官校、旗軍、勇士、通事、民梢、買辦、書手通計二萬七千六百七十員名。其中,官八百六十八員,軍二萬六千八百名,指揮九十三員,都指揮二員,千戶一百四十員,百戶一百零三員,戶部郎中一員,陰陽官一員,教諭一員,舍人二員,醫官醫士一百八十員名,餘丁二名,正使太監七名,監承五員,少監十員內官、內使五十三員。”此處所記者,側重於領導管理人員。而祝允明在《前聞記》中“下西洋”條所記的隨行人員,則側重航行技術人員的分工,計有“官校、旗軍、火長、舵工、班碇手、通事、辦事、書算手、醫士、鐵錨、搭材等匠,水手,民梢人等,共二萬七千五百五十員名”。

綜上所述,可看出鄭和船隊的編製可分為四大職能部門,一是以正、副使太監和少監、內監為主的指揮決策人員,是掌握全船隊航行、外交作戰、貿易等重大行動決策和指揮中樞機構;二是以火長、舵工、班碇手、水手、民梢、陰陽官、鐵錨、搭材等航海與帆纜等技術人員為主的航海業務人員。其中,火長負責全船的航行安全,類似當今商船的船長或駕駛員或軍艦上的航海長。舵工在火長的指揮下操舵。班碇手負責起拋錨和離靠碼頭的操作。水手、民梢負責升落風帆、搖櫓劃槳和日常清潔保養工作。陰陽官負責觀測天象,預報氣象。鐵錨、搭材等匠,負責打造修理鐵木器材設備。三是外事、後勤人員:有負責外事活動、禮賓工作的鴻臚寺序班,對外宣傳的教諭,教管錢糧和後勤供應的戶部郎中,負責翻譯的通事,負責采購供應的買辦,負責會計出納的書算手,起草文書的舍人,負責防治疾病的醫官、醫士等。四是武裝護航人員:有都指揮、指揮、千戶、百戶、旗校、勇士、力士、軍力、餘丁等各級軍事人員。主要負責航行或停泊中的外部安全,防禦敵對武裝和海盜的侵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鄭和航海圖》,《鄭和航海圖》原名是《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因其名冗長,後人簡稱為《鄭和航海圖》。原圖是仿照長江萬裏圖一字展開式繪製的,呈一字形長卷,收入《武備誌》時改為自右而左的書本式,也就是現今的樣式。圖有序一頁,圖麵二十頁,最後附“過洋牽星圖”二頁(四幅)。該圖是鄭和下西洋的偉大航海成就之一。它是在繼承前人航海經驗的基礎上,以鄭和船隊的遠航實踐為依據,經過整理加工而繪製的。這本圖集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航海圖集。

《鄭和航海圖》所繪內容不僅清楚,而且準確。全圖從南京開始,最遠一直麵到非洲東部。如果我們按海圖標出的方位距離在現代地圖上作業,就能非常準確地找出它原來的位置。航海圖上的山形岸線采用了“對景圖”畫法。所謂對景圖就是把山形地貌如實地畫在海圖上。這樣使船工使用起來方便不少。每一關鍵地方的特征,比如山、塔、高大的建築等等,圖上都有。這樣船工隻要把圖與實地一“對景”,就能很快做出判斷。

現代的《航路指南》中也往往插有許多“對景圖”,以便船員鑒別。我們隻要一看鄭和航海圖和現代《航路指南》中的對景圖,就可以知道它們是多麼相似。

《鄭和航海圖》中對淺沙、礁岩也作了明確的標示,這對於保證航海安全是很必要的。現代的海圖也采用了這種繪製方法。《鄭和航海圖》中還畫出了中國直至東非的許多航線,上麵明確標明航向距離,許多關鍵的地方還標上牽星數據,這對提高航海的準確程度,保證航海的安全,也是極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