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真六渡日本
1. 鑒真和尚第一次東渡
鑒真和尚(688—763)俗姓淳於,是揚州江陰縣人。他4歲時出家,22歲受戒,巡遊兩京,遍研三藏。26歲時,他已經是能融貫各家之長、聲名遠揚的律宗大師了。
唐天寶元年(742年)十月,日本的學問僧榮睿和普照在鑒真門徒道航的推薦下,來到揚州大明寺拜謁鑒真,並請他東渡,到日本國傳法。
唐天寶元年(742年),鑒真率弟子道航、思托等21人準備東渡。因為道航是當朝宰相李林甫的哥哥李林宗的“家僧”,所以通過道航的關係,鑒真一行獲得李林宗的介紹,得到揚州一名身為下級官吏的僧人的支持與幫助,開始建造船隻,籌備幹糧。不料,準備同行的僧人中有一個叫如海的,因與道航意見不合,就跑到官府誣告道航、榮睿、普照等人,使他們被捕入獄。經過審訊查清真相後,他們就被無罪釋放。雖然他們人被釋放了,但船隻卻被官府沒收,籌備的幹糧因此也失蹤。就這樣,鑒真和尚的第一次東渡宣告失敗。
2. 鑒真和尚第二次東渡
鑒真和尚的第一次東渡是以失敗而告終的。官府將榮睿與普照關了4個月後才把他們釋放出獄,但他們出獄後的第二天又一次秘密來到大明寺拜見鑒真和尚,仍然堅決地邀請鑒真和尚東渡日本。鑒真和尚被他們的真情所感動,決心再試一次。
這一次東渡,鑒真和尚不但親自出錢購買了嶺南采訪使劉巨鱗的一艘軍用船,而且還雇了18名水手,又采辦了各種物品和幹糧,在公元743年的12月從揚州起航,沿長江東下。這一次隨鑒真一起前往日本的還有思托等17名僧人以及各種工匠、藝人85名。當帆船航行到狼溝浦(今江蘇省南通市狼山)江麵時,狂風大作,破舊的軍船被嚴重損壞,無法繼續行駛,隻好搶灘修理。又因為潮水的頂托,破船四處漏水,艙裏水深齊腰,所有的幹糧都被水浸泡而無法食用。這艘破舊的軍船在水中既不能前進,也不能返回,在水中足足漂泊了一個多月,才被明州(今浙江省寧波市)官員派人救回。就這樣,鑒真和尚的第二次東渡又失敗了。
3. 鑒真和尚第三次東渡
兩次東渡的失敗,並沒有減弱鑒真和尚繼續東渡的決心。當時,唐玄宗在位,他崇信道教,貶抑佛教。在激烈的門派鬥爭中,佛教已經受到壓製,許多佛家弟子轉而屈服於道教和朝廷。而一向堅信佛教、作為佛教中律宗後起之秀的鑒真和尚當然不會向道教屈服,因而他決心繼續東渡日本,傳經授戒,弘揚佛法。可這一次的結局更慘。
當鑒真一行還未出發時,就被一位越州的僧人發覺,並向州官告發,說日本僧人榮睿要引誘鑒真和尚逃往日本國。州官聽到後,馬上將榮睿追捕入獄,押送長安治罪。到了杭州後,榮睿因長途顛簸而病倒了,州官發現榮睿的病越來越嚴重,認為他沒有逃跑的能力,就將他開釋在外進行治療。在治療的過程中,榮睿假裝病死,潛逃回了阿育王寺。於是,鑒真和尚的第三次東渡在準備過程中,就因被人告發而失敗了。
4. 鑒真和尚第四次東渡
鑒真和尚親眼目睹了日本僧人榮睿和普照為了請他去日本而置生死於不顧的所作所為,因此他決心繼續東渡,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為了避開眾人的耳目,這一次鑒真和尚秘密派人到福州造船,籌備物資。唐天寶三年(744年)冬,鑒真和尚率領榮睿、普照、思托等30餘僧人拜別阿育王寺主持,秘密南下。然而,鑒真和尚一行剛剛到浙江黃岩縣的彈林寺,就被官兵重重包圍了,並且被他們強行押回揚州大明寺。鑒真和尚為此感到奇怪:為什麼這麼秘密的行動也會被官府發現呢?原來,鑒真和尚的這次行動被他在揚州的弟子靈佑知道了,靈佑不忍心師父因東渡而冒險,所以就和各寺的僧人聯合起來到官府告發。於是,江東道采訪使下令各州縣阻攔鑒真一行,從而使鑒真和尚的第四次東渡因其弟子的好心又告失敗。
“大明寺”名稱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