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禦波:海上探險與航海佳話7(3 / 3)

1577年,德雷克在英國女王資助下,率領4艘船,去進行他生平最大的一次冒險:穿過麥哲倫海峽,到美洲太平洋沿岸劫掠西班牙人的運金船。第二年6月,他來到麥哲倫停泊過的聖胡利安灣。為了樹立他的權威,他將被猜疑要叛亂的一位軍官當眾斬首,並將人頭掛在桅杆上示眾3天。

他們用近20天時間穿過了麥哲倫海峽,駛進了太平洋,但他們沒有麥哲倫的好運,而是受到了風暴的迎接。天昏海暗,狂濤滔天,白天不見日光,夜晚不見星月,整整折騰了52個晝夜。一艘船失蹤了,另一艘船因被刮回麥哲倫海峽而被迫回國,還有一艘損壞沉沒。4艘船中隻剩下德雷克指揮的“金鹿”號了。

“金鹿”號一個勁兒被南風刮到了火地島的南部,結果意外地發現,火地島不是大陸一個角,而是一個島,在南麵是無邊無際的大洋。德雷克發現的南美洲與南極洲之間的海峽,後來被人們稱為德雷克海峽。

風暴平息之後,他們就沿美洲北岸幹起老本行來了。德雷克看中了西班牙人的一個小城,夜間突然衝進去搶走金銀財寶。第二天夜裏,他們又在海灣裏劫持了一條西班牙船,從船上獲得一張西班牙人製作的地圖。智利海岸是朝西北延伸的,他到那裏一看,根本不對,智利是南北垂直的,他就在地圖上改正過來,一下子“割掉”了幾萬平方千米的土地。這就是他的第二個發現。

在利馬港,德雷克發現有30多艘西班牙船,他就有意把船開進港灣內,派暗探打聽這些船的動向。暗探對德雷克說,有艘西班牙的運金船,要到巴拿馬去。德雷克一聽大喜,立即吩咐盯上這艘船。

西班牙人做夢也沒有想到,美洲太平洋北岸會出現英國人,這條航線一直是太平無事的,因此毫無戒備。這艘運金船出發之後,西班牙沒有派軍艦保護,而是單獨行動,這就使德雷克有機可乘了。第二天,他們升帆起航就追上了西班牙的那艘運金船。經過一場較量,西班牙船打不過海盜,隻好投降,德雷克劫得許多寶石,還有36千克黃金、26袋銀錠、13箱銀幣,然後揚長而去。至此,德雷克基本完成了女王交給的任務。

德雷克劫了西班牙的運金船之後,也擔心西班牙艦隊會來搜捕,因此不敢從原路返回,而是沿著美洲西岸北上,繞過美洲北端返回英國。但當他們到美洲北緯42°海岸時,遇到了嚴寒、大雪和風暴,昏天黑地,無法測定船位,最後隻好原路退回今天的舊金山附近。

船已破爛,需要修理,隻好在島上搭起臨時草棚,安置休整。他們的警惕性很高,用鏟子在周圍築工事。赤身裸體的印第安人對他們的到來很驚奇,用草編織裙子的婦女,把這群海盜當成仙客,給他們送去五彩羽毛和煙草。

有一天,島上的酋長突然帶著一隊頭戴毛帽身披皮鬥篷的武士,來見德雷克。德雷克有些緊張,不知這酋長帶這麼多人想幹什麼?好猜疑的德雷克正要伸手握住劍柄時,酋長突然跪下,用難以聽懂的話嘰裏咕嚕說了許久,態度誠懇而友善,不見有惡意。船上一個能聽懂印第安語的船員,馬上開心地對德雷克說:“他們的首領要求把這片土地劃為英國保護區。”站在酋長跟前的一個印第安人,把一根黑色木頭製的王笏交給德雷克,王笏上拴著3根鞭繩、3條骨製的鏈條和1個煙袋。王笏就像是中國皇帝的大印,象征著權力。德雷克代表英女王接過王笏,把這一地區命名為阿爾彼榮之地。

德雷克真沒有想到肥肉會喂到嘴裏,不由萬分喜悅,立即在海岸邊上豎起石碑,鑲上一塊銅牌,上麵刻著伊麗莎白女王的名字、到這裏的日期以及當地土著人自願服從女王統治的字樣;下麵還鑲上一枚鑄有女王頭像和國徽的錢幣,同時也刻著德雷克的名字。

德雷克既撈到金銀,又撈到領地,目的完全達到,因此他開始返航。穿過太平洋,航行68天後,到了馬裏亞納群島,不久又到了馬魯古群島中德那第島。1580年9月底,“金鹿”號回到英國普利茅斯港,曆時2年零10個月,成為環航世界的第一個英國船長。德雷克完成了第二次環球航行,為英國在海上擴張,跟西班牙、葡萄牙掠奪殖民地開辟了秘密航線。

德雷克冒險成功,得到了英國女王的賞識,獲得了男爵稱號。女王還跟他在王宮花園散步,並在“金鹿”號大擺宴席。德雷克搶劫來的財寶,先讓女王挑選,要多少給多少。1585年,英西又爆發戰爭,女王命他率領船隊破壞西班牙海外領地,使西班牙經濟和士氣蒙受極大損失。1586年得知西班牙正在建造無敵艦隊準備入侵英國,他率艦隊衝入西班牙加的斯港,破壞造船裝備和器材,使無敵艦隊的建成至少推遲了一年。1588年,西班牙艦隊來侵,他任英艦隊副司令,率艦隊衝擊,把無敵艦隊打得落花流水。1596年,德雷克最後一次出征西印度群島,攻擊西班牙領地,因部下大多死於熱病而失敗,他自己也染熱病身亡,海葬於巴拿馬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