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你的智慧同樣需要充電(2 / 3)

一位廣告公司的總經理,邀請一些朋友們參加他舉行的宴會。赴宴的人心裏都在想,其他客人大概是他的一些同行吧!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來賓都是一些有名的大學教授、作家、大眾傳播業者、醫生、律師,或者是家庭主婦等,幾乎找不到一位同行。大家都非常詫異地去請教這位董事長,他笑了笑,然後解釋說:

“我和我的同行,都保持密切的來往,但是今天,我並沒有邀請他們。因為,聽聽不屬於我們行業的其他各階層的意見,對於開發新產品或者新的經營方法,是很有幫助的。時常和不同層麵的人交際,才能真正走出自己的世界,所以我喜歡邀請各行各業的人,聚集在一起,對於我來說,這是我創造力的寶庫。”

今天這個時代的特點之一就是一個行業涉及的範圍不拘泥於某個部分,而是各個方麵。

你要明白,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收集廣泛的意見,盡量接觸各種階層的人,從那兒獲得不同性質的意見,這也是引導創造力的捷徑。

放眼看去,那些被我們稱為有構想、有魄力的成功者,他們的交際都很廣,都能廣泛地吸收別人的意見。

創造力不是天才的獨特力量,但是卻需要你用心才能開發出來,不要再猶豫了,趕快展開行動吧!你的創造力肯定會成為你成功的助力。

3.尋找你的“完美工作。”

枯燥的工作是種罪惡,你應該努力去尋找你的完美工作,它靠的不是運氣而是智慧。運用你的智慧去尋找,你就可以得到富有意義的生活。

那麼,你該怎麼做呢?

(1)充分展現才能。

“十全十美的工作”不是一種生活標準,它是一種心理狀態和存在。在完美的工作中,你可以將自己最擅長的才智發揮出來,應用到你孜孜追求的事業上,工作的環境正適合你的個性和價值觀念。人們也的確在尋找、發明或創造這類工作。

對於擁有“最完美工作”的人來說,他們的才華、激情和價值取向是一致的,而且他們時常有一種強烈的個人成就感。他們心存一個內在的指南,使他們永遠追尋著他們在生活中的目標。他們對於時間和金錢這兩項自己最寶貴的財富,有著明確的把握。麵對生活中碰到的障礙,他們隻當做這是生活的本色。

那麼,我們能否創造這種生活方式呢?答案是當然可以。我們都有一個核心的需求,希望參與富有意義的追求並在工作中能感到受重視。這些而非金錢才是我們工作的真諦。

《小即是美》一書的作者舒馬赫指出,工作具有三個重要功能:“給人們提供一個發揮和提高自身才能的機會;通過和別人一起共事來克服自我中心的意識;提供生存所需的產品和服務。”

生活中,我們需要找尋機會在工作中實現這三點。我們中間的多數人第三點做得相當好,但我們在與別人合作和共事方麵能做得更好。事實證明如此做法才是發揮和提高我們才智的一種最好方法。

尋求生活的意義是我們存在的理由,正是這一精神內核幫助我們在所有日複一日的生活經曆中發現盎然的生機。人生的意義最為奧妙,因為它是很難看到的。

(2)目標就是你努力的方向。

想成功絕對不能沒有目標,人生的目標幫助你選擇自己的人生該走向何方。

你的目標是你的一種發現。人們往往要經過一番危機才能找到自己的目標,不過以下問題能夠讓你在未落入危機之前發現你生活的目標。

①你有何才能?把它們全部列出來,選擇三種最重要的才能,然後把每種才能用一兩個詞來表達,如:“我最重要的三個才能是我的聽力、創造力和表達能力。”

②你的追求是什麼?什麼是你夢寐以求的,使你希望為之付出更多的精力?究意哪些事情你願意一展才華?在哪些主要領域你願意投資自己的才力?譬如:“我的追求是從事成人發展和幫助人們發現他們的生活目標。”

③什麼環境讓你感到舒適?什麼樣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最適合你發揮自己的才能?例如:“我最經常在隨意的學習環境或與別人一起遊覽自然風景時,展現出我的才華。”

現在,將這些問題的答案列出來,將每個答案中你認為最重要的因素結合起來組成一個完整的句子。比如:“我的生活目標是利用我的靈感、創造力和表達能力幫助人們在工作環境中發現他們的生活目標。”

確保你的生活目標在任何時候都適用。也許你會發現,在許多方麵,你早就一直在按照自己的目標生活。心中牢記你的生活目標對你大有裨益,尤其是當你處在生活轉型期時更是如此。通過這種方式,生活中的種種壓力也就變得更加合乎情理,而且你能更好地將生活中的變化同全新的視野及健康的選擇聯係起來。

也許你會發現自己有幾個生活目標。如果你在不斷探尋,你最終會發現它們當中貫穿著一條內在的主線。因此,你要經常重複上述問題。

(3)從小處做起。

生活可能不會像我們最初計劃的那樣,我們接受這種觀念越早,實現你的人生目標就會越直接。

當你明確你的生活目標時,就能更加容易地規劃時間和找出真正的生活優先順序。但是堅持對生活目標的追求並不容易。事實上,你越是看重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似乎越難保持對生活目標的追求。那麼,該怎麼辦?從小處做起。每天隻處理一項與人生目標有關的優先任務。

運用智慧你可以不斷追求自我完善,這絕非一般性的應變的“小聰明”,而是真正洞悉了自身發展軌跡的大智慧。

4.捕捉匆匆而過的靈感

對33歲的你來說,無論你做的是什麼工作,捕捉靈感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會讓一些以難解決的工作柳暗花明,讓你借助一個奇思妙想的力量攀上事業的高峰。

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談到他形成狹義相對論觀點的情景時說:“我躺在床上,那個折磨我的謎,似乎毫無解答的希望,沒有一線光明,但是黑暗裏透出了光亮,答案出來了!於是我立即投入工作,連續奮鬥了5個星期,寫成了《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的論文。這幾個星期我好像處在狂態裏一樣。”

當有人問他關於怎麼形成廣義相對論觀點時,他又說:“一天,我坐在伯爾尼專利局的椅子上突然想到:假設一個人為自由落體時,他會不會感到自身的重量。我吃了一驚,這個簡單的思想實驗,給我打上了一個深深的烙印。這是我創立引力論的靈感。”

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你可能也有同樣的體驗:麵對同一難題,費了很大精力,搜腸刮肚也沒有想出好的解決辦法,但是當你剛要出門的一瞬間卻想到了一個絕妙主意。這就是靈感在起作用。難怪,愛因斯坦曾鄭重地向世人宣稱:“我相信靈感。”那麼,靈感又是什麼呢?從本質上說,靈感仍然是人的一種思維活動,隻不過它的規律不能為人們所破譯,伸縮性極大。

靈感往往一下子閃現,甚至有時是在睡夢中出現,它的到來完全是非預期的。靈感不是常規思維過程的結果,它存在於潛意識中,不為人控製,它是人類不能自覺的。經驗證明,靈感往往是在艱苦勞動後或放鬆之時,受某種刺激而產生的。靈感也有不同的類別:一種是瞬間閃現,一下子便消失,永不再來的,這種靈感最不可捉摸,難以用人類現有知識加以理解;另一種是由於長期致力於某種研究或某類工作,在這之後突然產生的,這種靈感雖不能完全解釋清楚,但至少可以察知它與此前的艱苦勞動是密切相關的。

有些人不了解什麼是靈感以及靈感有些什麼特點和規律,即使頭腦中已經出現了靈感,也往往會感受不深,把握不住。有些人說獲得靈感很容易,而且作用很大。有些人則覺得它似有若無,無足輕重。還有一些人對靈感雖然早已心向往之,卻又感到它朦朧不清、虛無縹緲,可望而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