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自己還要學會給智慧充電,這種提法是很有道理的,比如在職場生存你需要有創新智慧,不被條條框框所限製,敢於標新立異,以不斷進取為己任;要有實踐的智慧,勤於動手,不做“述而不做”的書呆子,除此之外還要有開拓的智慧,善於開發自己的潛能,為自己創造和諧美好的人生。
1.博采眾長是“智慧之泉。”
33歲的男女往往帶著幾分不自覺的傲氣,他們有經驗,有能力,而且在公司管理層中有一席之地。然而即使如此也不應該放縱這種盲目的優越感,你應該主動去博采眾長,充實你自己,這樣你才能越來越成功。
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曰:“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這就是在告誡我們,仔細觀察行善者的行為,不恥下問,向能者求教,學會用他們的思維和角度來分析問題,並對比自己作為局外人的想法,找出其中的差異,看看自己的不足,從而能學會自己不懂的東西。
對於“不善人者”的行為,要觀察和分析其“不善”的原因以及整個過程中的不足,以此作為自己的鏡子,避免自己遇到類似情況犯類似的錯誤。
作為一個33歲的年輕人,個人體驗是有限的,因此應通過向多數人的體驗學習,接受多數人的影響,獲得多方麵的培養。也就是說,通過與人交往,從多數人的體驗中學習。被稱為日本“銀座猶太人”的藤田岡,為了讓下級學會觀察和思索別人行為的成敗之處,規定每月由公司出錢,選一部最新而能夠訓練經商頭腦的電影,命令全體員工都必須去看,如果無特別的原因而缺席者,便從薪水中扣除一張電影票的錢,他本人也不例外。這種方法既使人學到了東西,作用也不小。
美國數百位創業家談了自己學習創業的親身經曆,以供他人借鑒:
①到大公司學習。如有機會到其他公司服務,應悉心觀摩其老板的經營長處。
②雇用精明能幹的員工。許多創業家認為,雇用精明能幹的員工,不但有助於業務的發展,而且自己也可以向他們學習。
③時常與創業經驗豐富的人打交道。隻要他人具有你所缺乏的實際經驗,你不妨主動積極地邀約對方,多與這類人聊聊,學習他們的點子和心得體會。
④利用視聽教材充實管理知識。如電視上播放有關企業管理的節目,應按時收看或設法錄製下來等有空時再觀看,必定會有所幫助。
⑤與政府有關部門人員交朋友。他們可能是極佳的學習來源,多與他們聯係交往,可獲得一些新資料或新機會。
⑥敢於采取大膽摸索的學習方法。摸索經驗或許並非是最有效的方式,但自己所領悟的經營要訣,通常是最珍貴、最實在的。
⑦加入企業家協會。出席演講、研討會或聚會等活動,可使你通過非正式場合獲益甚多。
⑧聽取家人的意見。或許你的另一半很有創意,或許你的父母親在某一特定領域頗具經驗,總之,聽取家人的意見,可獲益匪淺。
⑨多閱讀書籍、雜誌、報刊以及交易刊物等。這些均是較好的信息來源。
⑩聘請精明的顧問。不僅可以解決問題,也可以作為學習的資源。尤其當公司業務開始增長時,管理顧問可教你授權的藝術及管理員工的訣竅,同時也可以輔導你開展公司的業務。
購置先進的個人電腦。市場上現成的許多軟件程序可教你如何把業務做得更好。
傾聽員工意見。你之所以雇用員工,是基於其長處和知識,所以,你應注意聆聽員工的心聲。
從潛移默化中學習。多與經驗豐富或才華橫溢的人相處,久而久之,你會發現大有收益。其訣竅是,時常出外走動,與顧客、員工、專家等多聊聊。
運用供應商的智慧。供應商通常不僅熟悉本行業務,而且能夠提供許多對你有益的特殊谘詢。
每周邀請專家前來演講,使員工具有最新的商業知識。
注意傾聽顧客的抱怨。從顧客的抱怨中,足以發現你的缺失,以便及時改進。如果某些措施是正確的,則你應繼續保持並做得更好。
模仿他人。如果你知道某人在A城市創業成功,則設法在B城市用同樣的方法創業。最好直接拜訪該人,請他傾囊相授。
學習管理課程。目前,管理顧問公司時常開辦專題演講,而許多大學也開辦管理進修班,應利用晚間或周末時間學習或進修。
協助員工成長。為了讓員工與你一樣維持同樣的專業水準,應資助員工,學習或進修管理課程或參加研討會。
持續找尋問題。隻要你提出問題,大多數人都會樂意解答你的疑問,你的疑問能吸引他人的注意力,進而獲得他們的鍾愛。同樣的,如果別人問你問題,你要盡可能地答複。換言之,希望知道得多,你首先就要付出更多。
你必須養成這種“以成功者為師”的好習慣,這樣你就可以源源不斷地吸取智慧,以人之長補己之短,讓自己踏上一條成功之路。
2.創造力是可以培養的
創造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新點子”,如果將之應用到工作中,很多難題將會迎刃而解。不要說你沒有創造力,它絕不是什麼神秘天賦,它公平地潛伏在每個人的頭腦中;也不要哀歎33歲的你已經錯過了開發創造力的最好時期。專家告訴我們,一個人從20歲到45歲創造力都是相等的。也就是說,隻要找對了方法,你也可以有驚人的創造力。
為了開發出你的創造力,你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麵多下功夫,找到你的創新之路。
(1)騰出時間思考。
你或許認為,思考當然需要時間,這是一句廢話,但是真正為了思考而特別騰出時間,恐怕不多吧?假如你能每星期至少一次,不為日常事務打擾,留一點兒時間慢慢思考,在這段時間裏,過去認為無法想象的事情很可能就會豁然貫通。
(2)不斷更新構想。
對於特定的問題集中注意力,並且從各種角度去探討,盡量使想像力“飛躍”起來。起初,你會覺得幼稚、可笑,但是仔細思考之後,又會發現新的東西。
好的構想,往往是從精神遊戲產生出來的,不過,重要的一點就是片刻不離問題的核心。
要讓思考力活躍的另一途徑,就是麵對問題,閱讀各種參考書籍,然後再提出問題,探討有關聯的各種問題。
(3)多一點兒好奇心。
對於周圍的新事物,要有強烈的好奇心,這是創造思考力的源泉,一旦有了好奇心,就會集中注意力,產生豐富的想象力。
一位建築公司的經理,說出了他自己的經驗:
“我每天上班,都盡量不走相同的路線。與朋友聚餐,也盡量不到同一家餐廳。表麵上看來,並沒有什麼,但是所有的新事物,都深深地刺激著我,使我的頭腦不斷地翻新、活躍。”
的確,不要每天用同一種步調,不斷嚐試新方法,一定可以啟發創造力。
(4)不要滿足於現狀。
如果滿足於現狀,如何能有所改善呢?時常訓練自己,用批判性的眼光來觀察。想要做這種訓練,就要對自己所做的事,都以“疑問”的眼光來看,尤其是對慣例、對想當然的事更要以存有疑問的態度去思索。
有些偶然產生的構想,看起來很不錯,但是仔細想想,可能還有更好的方法。不要放棄要求更好的心情,注意時常向前邁進一步。
雖要事事存疑,但對於旁人的新構想,不要一味地挑剔,應該和對方一起討論、研究,並且積極地參與。這麼一來,原本不太實用的構想,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5)集思廣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