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33歲的自救心法(2 / 3)

所說的簡單生活,應該有兩個方麵的含義。一個是我們可以利用簡單的工具,完成我們的工作,像狗一樣,直線撲擊兔子。另一個就是我們的生活態度可以簡單一些,可以單純一些,主要是對物質的要求簡單一些,就是像狗一樣,有根骨頭啃啃就足矣,而把更好的心情和體驗留給大自然,留給自己的心性和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多極的,有人喜歡奢華而複雜的生活,有人喜歡簡單甚至是返璞歸真的生活。當人性中的浮躁逐漸被時間消解了的時候,人們似乎更喜歡簡單的生活。這是一種趨勢。於是,我們可以看到中國首富劉永行隻穿30元一件的襯衫。

衣食住行一直是人們企圖高度滿足的四方麵。隻是眼下無論在西方,還是在東方,總有一些人,不僅對物質的要求變得簡單,住簡單而舒適的房子,開著簡單而環保的車……而且處理現實的工作時,也在追逐簡單而實用的方式,用現代科技帶給現代人的簡單工具,“修改”著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出門帶著各種銀行卡,走到哪裏刷到哪裏;揣著薄薄的筆記本電腦,走到哪裏工作到哪裏,甚至在廁所裏也可以打開電腦處理一些日常工作……並從這些簡單中得到無限的樂趣。

不過,人們為了追求簡單的生活,往往會付出了很大的代價。首先,是精神上或觀念上的代價。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一些人突然富有起來,但是富起來的人麵對眼花繚亂的財富時,就有點手足失措,有些人竭力去追求奢華,似乎想把過去貧困時期的曆史欠賬找回來。社會學家對這一時期“奢華”的解釋是,中國人過去太窮了,“暴吃一頓”也算是一種心理補償。每個正在發達的社會都會有這一階段,就是暴發戶被大量批發出來的階段,是一個失去了很多理性的階段。到了現在,社會理性逐漸恢複,人們對生活和消費也逐漸變得理性。追求簡單的生活方式,就是一些為了格調而放棄奢華的人的重新選擇。

另一個代價就是人們在技術上的投入代價。為了滿足人們日益追求簡單生活的需求,那些抓住一切機會創造財富的商人們都付出了極大的開發成本。如電腦廠商把電腦做得越來越薄越小,這種薄小是需要付出較大研發成本的。

很多看起來簡單的東西都是人們花費了很多心血折騰出來的。是這些人的心血讓我們的生活變得簡單而開闊。

節奏緊張的現代社會,各種各樣的壓力讓人苦不堪言。像“我懶我快樂”、“人生得意須盡懶”等“新懶人”主張的出現,就一點不奇怪了。“新懶人主義”本著簡潔的理念、率真的態度,從容麵對生活,探究刪繁就簡、去蕪存菁的生活與工作技巧。

一本《懶人長壽》的國外暢銷書說,要想獲得健康、成就與長久的能力,必須改變“不要懶惰”的想法,鑒於壓力有害健康,應該鼓勵人們放鬆、睡點懶覺、少吃一些等。其主要觀點是,“懶惰乃節省生命能量之本”。我們以為,這不但是養生觀念,更是成功理念。

“我懶我快樂”的懶人哲學,即使無力改變這勞碌社會的不理智、不健康傾向,起碼亮出了一份鮮明有個性的態度——懶人控製不了整個社會,卻能控製自己的欲望。咱們古人說:“從靜中觀動物,向閑處看人忙,才得超塵脫俗的趣味;遇忙處會偷閑,處鬧中能取靜,便是安身立命的工夫。”

當你漸漸長大的時候,你很羨慕你母親結婚時的那套瓷器。那套瓷器放在玻璃櫥裏,隻有擦灰時才拿出來。“總有一天這些都會成為你的。”母親說。在你的新婚時,母親把那套精美的瓷器送給了你,但你已不想要那些東西了,因為它們須得小心照料才行。於是,你把這瓷器轉給你的朋友,她們高興極了,你呢,則省掉了一堆活計。

你把這故事告訴一個鄰居,他說:“你正好給我出了個好主意!”第二天他拿了把鐵鍁,去挖屋前麵的草地。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些草你要挖掉嗎?它們是多麼難得,而你又花了多少心血啊!”

“是的,問題就在這裏,”鄰居說,“每年春天要為它施肥、透氣,夏天又要澆水、剪割,秋天要再播種。這草地一年要花去我幾百個小時,誰會用得著呢?”現在,他把原先的草地變成了一片綠油油的山桃,春天裏露出張張逗人愛的小臉。這山桃花不了多大精力來管理,使他可以空出身子幹些他真正樂意幹的事情。

把要你負責的事情分成許多容易做到的小事,然後,把其中一部分委托給別人。

去除那些對你是負擔的東西,停止做那些你已覺得無味的事情。這樣你就可以擁有更多的時間、更多的自由,在簡單的生活中找到屬於你的快樂。

4.33歲女人的心理修煉

33歲的女人既要有外在的成熟、美麗,又應有內在的圓滿、美好,作為21世紀的新女性,你必須不斷打磨自己、調整自己,讓自己更加自信、獨立、美好……

(1)給自己更多自信。

每天早上起來,梳洗完畢,對著鏡子裏那個神采飛揚的女人大聲說:“我很好,我很好,我真的、真的是最棒的!”一位心理專家說,這是開發自我潛能的手段之一。

有自信的女人,不會整天張狂霸氣,高呼女權至上。超越男人的方法,不是把他們壓迫在自己的霸權之下,而是活得跟他們一樣地舒展、自信;也不是整天要向男人發出戰書,或者擺出一副“皇帝輪流坐,今年到我家”的進攻態度。和諧、平等和互助的兩性關係,才是社會進步的動力。

自信,不是自大,自信是相信,也隻有相信才會幸福。女人的力量猶如“百煉鋼成繞指柔”。

(2)尊重別人。

世間萬象,本來也沒有對與錯的絕對概念。也許身邊的朋友通過嫁人從而衣食不愁,而你偏偏相信女人要靠自己一步一步穩紮穩打。鄙視她嗎?或者從此敬而遠之,斷絕這份情誼?聰明的女性不會這樣。她先問自己:她這樣做對我有影響嗎?沒有,好,每個人有自己往高處走的方法,也許殊途同歸,最終我們站到同一個製高點上。33歲女人能夠包容,懂得尊重別人的選擇,也認同別人的生活方式。

(3)外圓內方。

成功女性的性格外圓內方,在柔情似水的外表下,跳動著一顆堅強的心。她已經脫離了狂熱女性主義者的幼稚,從不擺出一副百毒不侵的女強人的麵孔,以為這樣就是堅強。她深深懂得,刻意追求的強悍,與女人真正的內心世界反差太大,是毫無韌性的堅硬。因此,她用最溫柔的行為出擊,爭取最合理的待遇與最合適的位置。而且,她從不像工作狂那樣拋棄男人與愛情,她理性地去愛,不依賴愛情,卻充分享受它帶來的甜美;不控製情感,卻把它向美好的目的地引導。男人親近她,卻從不敢輕侮她。

(4)享受獨立自尊。

成功女性有完整獨立的人格。在經濟上,她不依靠任何人,因為她懂得堅實的經濟基礎,是維護自我尊嚴的必需。通過經濟的獨立,她享受著成就的滿足感。在精神境界,她不是某個男人的附屬品,懂得通過交友、讀書、娛樂,充實自己的內心。所以,即使沒有愛情的滋潤,仍然活得自在而遼闊。她不為不愛自己的男人流淚,也不會因為男人的承諾而用一生去等候。她,隻相信自己,不用依賴也能活得很好。

(5)保持活力。

33歲成功女性,把全副精神用來打理事業。她們踏實,勤奮,即使隻是一份工作,她們也會用對待事業的熱忱去經營。做一個有幹勁的女人,不是叫你在事業上和男人鬥個你死我活,而是要你問自己:從第一份工作開始,我有沒有為自己設定一個奮鬥的目標?

一些人會酸溜溜地說:成功女人,一定同時麵對情感上的創傷。即使如此,她們仍然會善於把挫折轉化為事業成功的動力,至少,不會一蹶不振。

她們知道,每天規規矩矩地上下班是不夠的。對事業,有點野心很好。女人,要用得體的方法為自己爭取到更多。

(6)不斷提升自己。

身處日新月異的科技世界,不進則退。成功女性明白這點,所以她們不斷充實自我,提升自我的知識和技能。她相信自己一定有天生的優勢,並努力加以後天的創造。她比男人更加努力進取,不是對自己沒信心,而是比男人更有雄心。

(7)關注事業,不忽略家庭。

成功女性是走鋼絲的能手,在家庭和事業之間求得平衡。眼見險象環生,忽地來個漂亮翻身,又是一副悠然美態。她不是一個一成不變的角色,她流動在職業女性與賢妻良母之間,什麼場次,什麼角色,毫不含糊。

(8)幽默讓你更快樂。

臉上的笑容不僅傳遞著心裏的歡愉,也是贈送給世界的一份美好禮物,因為笑容可以傳染。沒有幽默的態度,不懂得自嘲,心事永遠打著死結,擁堵於胸,一生得不到快樂。新女性知道幽默,知道自我開解,知道原諒,知道輕鬆。因為,她把快樂放在自己手心,不係在別人的言行上。

(9)保持鎮定。

成功女人遇事冷靜,臨危不亂。她不願意因為女人的特殊身份而享有特權:遇到危情,嚇得臉色蒼白,痛哭流涕,往男人的肩膀下鑽,用眼淚作為捍衛自己的武器。她獨立,有頭腦,有能力,可以用智慧、用個性魅力征服危難。更難得的是,她懂得在什麼時候安慰男人,並且把男人的自尊照顧得很好,贏得他真心的喜愛。

對於33歲的女人來說,內在的打磨比外在的妝扮更為重要,因為美麗的容顏或者會老去,但美好的心靈卻會沉澱為氣質、迷人的個性存留下來。

5.給你的心理健康補充營養

身體的成長需要補充營養,健康的心理同樣需要吸收養分。在這裏我們總結了一些方法、建議,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啟悟。

(1)釋放你的壓力。

無論是轉移回避還是設法自慰,都隻能暫時緩解心理矛盾,求得表麵上的心理平衡,治的隻是標,而適度的宣泄有治本的作用。當然這種宣泄應當是良性的,以不損害他人、不危害社會為原則,否則會惡性循環,帶來更多的不快。比如,當你心情壓抑時,可以去踢足球,把火發在他們身上,遇到不順心的事對親人和好友訴說,把心裏的不快倒出來,這就是宣泄。與此同時,也希望有人幫助自己解開心裏的疙瘩,或幫助出出好主意。宣泄和疏導都是維護心理平衡的有效辦法。心理負擔若長期得不到宣泄或疏導,則會加重心理矛盾,進而成為心理障礙。

(2)善意和講究策略的批評是重要的精神“營養素”。

它會幫助人們明辨是非,改正錯誤,進而不斷完善自己。一個人如果長期得不到正確的批評,勢必會滋長驕傲自滿的毛病,固執、傲慢、自以為是等,這些都是心理不健康發展的表現,但是,過於苛刻的批評和傷害自尊的指責會使人產生逆反心理,嚴重的會使人自暴自棄、脫離集體,直至難以自拔。所以,遇到這種“心理病毒”時,就應提高警惕,增強心理免疫能力,我們平時應多親近有知識、有德行、值得信賴的人,這樣就比較容易獲得這種健康的“營養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