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晉武帝召見尚書令滿奮,叫他靠北窗坐。窗下立著一架透明的屏風,遠看好像一個不擋風的架子。滿奮生性怕風,不敢去坐,但君王之命又不能不服從。晉武帝看出了滿奮的心思,忍不住笑了。滿奮也發現了自己的失誤,便一邊去坐、一邊嘲笑自己說“臣猶如吳牛,見月而喘。”他巧用了“吳牛喘月”的典故。據說江南一帶的水牛生性怕熱,晚上出了月亮,水牛也以為是太陽,嚇得喘起氣來。用這個典故,滿奮恰切地比喻了自己的窘態,也輕而易舉地把自己從困擾中解救了出來。”
隻要善於尋找,笑自己的機會處處可見。即使我們身陷困境,隻要泰然處之,豁達相對,仍然能夠從不幸中超越,進入歡快的精神世界。
一群青年出去郊遊,一位青年騎著新買的摩托車,感到十分愜意過癮。一不小心,摩托車撞壞在路邊,幸好人未受傷。望著這突如其來的不幸事件,朋友們都為他感到惋惜,但又手足無措,不知怎樣安慰他。這位青年一邊注視著摔壞的摩托車,一邊對朋友幽默地說“我從前老是說,有一天我能有一輛摩托車就好了。現在我真的已經有一輛摩托車,而且真的擁有那麼‘一天’而已!”他的話音剛落,馬上贏得了朋友們的掌聲,他又回到了朋友們中間。
在我們的工作中,失敗與挫折總是伴隨著成功。無論發生什麼事情,我們都應學會談笑風生。特別是在失敗和挫折麵前,一句富有幽默感的話,常常具有意想不到的威力。以自己為幽默對象,我們就可以戰勝失敗,抹平挫折,恢複自信,在公眾麵前重塑自我的形象。
一位新上任的領導發表就職演說,但內容比較空泛,缺乏切實可行的措施,職工中有人竊笑。這位領導的幽默感突然萌發了,他輕輕一笑,對職工們說“我的演說也許不很精彩,不過也不算完全失敗,至少我可以常常以它為失敗的例子。在以後的工作中加以借鑒。”他的幽默贏得了職工們的好感。他們不得不對這位新領導刮目相看,同時,他自己對演說不成功的擔心也消除了。
笑自己,就不能常常記掛著自己的優點,並且以此為榮。幽默者的魅商所在,就在於坦誠開放,自我批評,而且敢於把缺陷亮出來給人看。人貴真誠。以真誠待人,就會得到真誠的回報。“以心換心”和“種瓜得瓜”,就是這個意思。
大發明家愛迪生也是一個高魅商幽默家。小時候,他曾做過小販,專門在火車上販賣糖果、點心和報紙。有一次,火車管理員一怒之下,扯了他的耳朵,從此,他失聰了。愛迪生對此並無痛苦之感。在他成為大發明家以後,幽默地告訴人們,他之所以能取得許多重大發明,得感謝那位使他耳聾的火車管理員。因為這使他能夠杜絕外界的閑言碎語,更加專心於新的發明。
幽默不能帶有刺傷他人自尊心和傷害他人情感的內容在內,這是幽默與諷刺、恢諧和機智的根本不同之處。如果含有刺,最好留給自己。開自己的玩笑,絕不是阿%式的自我作賤。古代不少笑話,就是以自我作賤的玩笑為諷刺對象的。
據說,有個縣丞叫馬信,一天坐船去拜見上司。上司問他“你乘的船停在什麼地方?”馬信回答說“停在河裏。”上司十分生氣,大聲責罵他說“我還不知道船停在河裏嗎?真是個草包。”馬信不緊不慢地回答說“草包也在船裏。”這種自輕自賤,其實已遠離了幽默,不但不能從困擾中解脫,反而會越陷越深,成為一種受到嘲笑的低魅商愚蠢行為。
高魅商幽默者通過自我解嘲獲得了精神超越,而與之交際的人也從中能感受到一種輕鬆愉快的生活氛圍,保持了心情的舒暢和安泰。高魅商幽默者笑己,也是笑人。在幽默者的自我反省和檢視中,人們也同樣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當人們同笑時,心靈就得到了升華,困擾也被擺脫了。高魅商幽默者的笑己,正如同燃燒的蠟燭一樣,“犧牲”的是自己,照亮的卻是他人。
4.因為幽默,險境變成了坦途
現實中,環境常常同我們作對,仿佛有意識地為我們製造一些困難,把我們帶入衝突的邊緣。我們若想息事寧人,就應提高魅商,以幽默態度處理可能發生的事端,變險境為坦途,就不但得學會自嘲,而且還須善待環境,及時妥善地處理人際關係,以對方的立場替對方著想,冷靜耐心地進行交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這樣,才能轉危為安。逆境,雖然造成緊張和困窘,但對於人的成長有利。越是身處逆境,一個人的智慧和才華越能顯露出來。
每個社會都有它正常的運轉秩序,生活在其中的人理所當然地應該遵守它。但是,在許多時候,總有一些人從正常的運轉軌道中跳出來,向遵守運轉秩序的人挑戰。這種挑戰也許會給社會發展帶來希望,但也有可能引起某種混亂,破壞有序的規則。遇到後一種情形,我們的職責便在於克製情緒,以高魅商的幽默觀善待那些同社會沒有根本矛盾的不循規蹈矩者,使他們回到自己的角色位置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