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魅商使你的生活絢麗多姿(5)(2 / 3)

人際關係,在大多數情形中是較為平和的。即使人際間存在矛盾,不到萬不得已,也無人願意裸露它,而去自找煩惱。在人際關係平淡的時候,如果想使相互的思想感情接近一些,我們不妨運用一下幽默,也許它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

假如有一位同事的工作搞得並不是很好,他又想讓我們替他遮掩,也許會向我們說“我知道,你是很懂得辦事秘訣的,而且你也知道怎樣保守秘密。”我們如果想幫助他把工作搞好,而不願意平淡相處,那麼就可以幽默一下:“謝謝你把想法告訴了我。特別是在你目前處境欠佳的時刻,我更是感激。”如果能因此招來同事感激的一笑,人際關係就進入了一個新的層次。

在人際交往工作中,我們不時會遇到麻煩,此時便不免會急躁不安,在一時衝動中做出盲目決定,甚至造成後患。發生這種情況時,如果周圍的人能夠以幽默的態度提醒一下,使我們的情緒降溫,世界就會歸重於寧靜平和。

一位旅遊者騎摩托車出遊,半途中油量耗盡,恰好不遠處有一個加油站。旅遊者擔心錢不夠用,焦躁地對值班員說“我隻有10塊錢!”值班員輕鬆地回答說“沒關係,星期四我們是不找錢的。”旅遊者回頭一看,加一次油原來隻需8塊錢。倆人於是都笑了。這一笑,便笑出了和諧與親近。

和諧美好的人生,是我們追求的目標,然而事與願違,生活並不一定能給予我們公正的回報,遇到這種情形,嫌棄型性格也許會耿耿於懷,一觸即發,而人緣型性格,則會泰然處之,以幽默去消除敵意。

在公共汽車上,乘客與售票員發生了爭吵,乘客抱怨售票員不提醒他,使他坐過了站。售票員解釋自己報了站名,怪他沒聽見。乘客大怒,叫道“小姐,下車!”售票員不慌不忙地說“小姐不能下車,小姐下了車,誰來賣票呢?”乘客意識到了自己的疏忽和魯莽,忍不住也笑了。車廂裏於是形成了“一路春風”的溫暖氣氛。

幽默雖然能夠促進人際關係的和諧,但運用不當,也會適得其反,破壞人際關係的平衡,激化潛在矛盾,造成衝突。在一家飯店,一位顧客生氣地對服務員嚷道“這是怎麼回事?這隻雞的腿怎麼一條比另一條短一截?”服務員故作幽默地說:“那有什麼!你到底是要吃它,還是要和它跳舞?”顧客十分生氣,一場本來可以化為烏有的爭吵便發生了。

幽默需要謹慎。一句得體的幽默,會使人際關係和諧融洽,而一句不合時宜的幽默也會惡化人際關係,導致人際交往的失敗。得體的幽默帶來的感情衝擊,有足夠的能量來消除人際間的誤會和紛爭,使世界向大同慢慢遞進。因此,幽默也是一種富有喜劇感染力和人情味的人際交往傳遞藝術。

3.因為幽默,缺點變美麗

人生常有不如意,我們不能不為生活和工作的煩惱所困擾。處身在現世的人生中,我們不能不麵對禮教習俗、文化模式和心理定勢的嚴格約束。諸種內在的和外在的壓力,造成了人際交往活動的層層障礙,也限製了自我個性的自由施展;擺脫禁忌、取得精神超越,也許還比較容易,但要克服並戰勝內在的敵人,擺脫心理的枷鎖,卻要難得多,一個人一旦陷入自我設定的牢獄,無論遇到什麼困擾,都難以自我拯救,更談不上向外發展。

如果我們的性格比較內向,心理障礙較多、魅商較低,那麼在人際關係中不妨學著去運用幽默,試著去創造一點笑聲。美國幽默學者赫伯·特魯在《論幽默》中,把幽默劃分為三個層次。他認為“第一層次也是最低層次,這是指隻對自己講的笑話能笑、能做趣味思想的人。第二也是較高層次,對別人講的笑話能笑、能做趣味思想的人。最高、最佳層次,隻有那些能笑自己、能對自己做趣味思想的人,才能達到這個境界。這一境界裏,一切困擾都會自動消失。”笑自己、對自己做趣味觀的人,也就是真正的高魅商幽默者。

既然如此,那麼,當我們在人際交往中遇到令人煩惱不堪的困擾時,我們最好的辦法是笑自己。笑自己,當然不是自輕自賤,能對自己做趣味觀,才稱得上大智大勇、因為這種人敢於正視自身的缺點。在這種心態中形成並引起的笑,不僅顯示了高魅商幽默者克服缺點、擺脫困擾的勇氣,而且表現出了高魅商幽默者對前景的自信心,使自己的缺點在別人眼中也顯得美麗。笑,使我們從牢獄中獲得了自由。每一次笑,都使我們享受到自由的歡樂,感受到自我力量的恢複。

幽默是與人同笑,但是,我們最好先笑自己。能笑自己的人,才能使人喜歡我們,願意同我們接近;同時,能笑自己的人,也才有資格去笑別人。僅僅對笑人感到興趣,而且樂此不疲,那麼就會受到人們厭棄。因此,當我們與人交往時,最好找到笑自己的機會。隻要笑得恰當,人際交流便會得到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