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竹林二仙祭仙古(3 / 3)

殷祥心裏佩服倔強少年的勇氣,心思卻不由想到了別處:“王教頭方才可道這少年姓嵇?”

王猛了然一笑:“沒錯。在這一點上,這渾小子倒是未有欺騙諸位。他姓嵇名麒,正是嵇叔夜的第四十二代子孫。”

*********

據後來王猛解釋,嵇康在譙郡並無故居保存。但其後人和風流雅士為他在城郊嵇山下的葑竹林設了衣冠塚,好讓親友祭拜。

殷祥並不打算再追究嵇麒之事,王猛卻過意不去,於是把葑竹林裏自己的一處雅宅無償租賃給了他。

青竹幽幽的深處,一座竹製雅舍安然靜立。東邊溪水淙淙,南邊高山雲霧隱隱。

“看不出王教頭這粗人卻這般精致風雅,此宅的環境好生唯美,堪稱仙境。”香兒在廊子轉悠驚歎。

“昔日嵇叔夜的朋友中也有這樣一位其貌不揚的豪邁雅士。”殷祥一手負在身後,悠悠站於院中仰望這座竹宅。

“可是唯酒是務,劉伯倫?”蘇枕月莞爾接道。

“正是劉伶!”

兩人又是相對一笑,殷祥忽而向裏屋整理行李的小伍喚了聲:“別忙活了,咱們先去置辦幾樣東西,好趁天黑之前到衣冠塚一趟。”

買了香燭酒肉,四人尋著小徑上僅有的一縷足跡來到竹林深處。

墓垣石砌,芳草萋萋。碑上楷書,字字泣淚。

殷祥眼有憐惜,情不自禁上前掃墓築墳,嘴裏念念有詞,誰也聽不清。

蘇枕月輕歎一聲,淡淡憂愁如手中點燃的燭煙。

千古名士在此寂寞地等待,等待知己人從天地四方而來。縱有一身風流韻骨,才華橫溢,奈何世事難測,世道如此。然而古往今來鬱鬱不得誌者難有嵇康的灑脫和執著,就連殷祥也難逃世俗的羈絆,也不得不妥協。於是這場心祭仙古便有了更痛徹心扉的意義。

清風吹擺竹林,沙沙作響聲宛如墓中傳來的應答。

此後,殷祥和蘇枕月在葑竹林常住久居。白天他們攜遊飲樂,興致來了便吟詩作文,聞歌起舞;夜晚紅|袖|添|香,對彈素琴,研習金經。男子風姿挺秀,醉玉頹山;女子如仙如夢,不似今人。他們的風采在譙郡名人雅士之間傳播開來,有時會有文人墨客慕名造訪,王猛偶爾也會帶著鴻儒前來,無非暢談些老莊之學、陰陽之道。有一回他倆前往衣冠塚祭拜時,還遇見了久違的少年——嵇麒。

嵇麒每年會來焚香兩次,可見其甚有忠孝之心。如今他已不再做那坑蒙拐騙的勾當,而是勵精圖治考取了進士功名。殷祥讚他沒有辱沒名士之後的名聲,他看了看殷祥身後淡然含笑的蘇枕月卻道,古有山陽竹林七賢,今有嵇山竹林二仙,當真有趣。

分別之時,嵇麒坦言即將離開譙郡,有一位大人物欲提拔他到範陽謀生。殷祥和蘇枕月欣慰祝福,想著也許未來還能在京城與之重逢,便釋然了幾分惆悵。

兩人一路談及此事,深覺天地造化不可捉摸。回到雅舍時見炊煙嫋嫋,想是小伍和香兒從城裏置辦了貨物歸來,渾然不知堂內靜候的不速之客。

“十三哥,許久不見。世間誰能料到,階下之囚竟在這逍遙地過起了神仙般的日子!”

殷祥和蘇枕月怔立在門口,與客廳裏的殷琛和別嫵甄兩兩四目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