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上為何有那麼多有才華的窮人和那麼多的遺憾,究其原因。莫過於當前所做的一切並非所愛,而是被現實所迫——他們的夢想被時間和所謂的現實偷走了。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歐內斯特·海明威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從小時候開始,這個夢想就在我們的心底生根、發芽……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機會,我們不可能抓住每一個機會,但是我們的一生卻可以為了一個夢想而努力。
堅守夢想,永不放棄
夢想的產生似乎很簡單,當那幅美好的畫卷出現在我們的腦海中的時候,幸福的感覺無以言表,但是我們要想把它們變成現實,還需要自己的努力。這個世界上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而機會隻會垂青於那些有準備的人,堅守夢想,就會成功。
19世紀,荷蘭有一位長著一頭紅發,臉上長滿雀斑的畫家,他是後期印象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生活中總是充滿了坎坷,不幸屢屢降臨到他的頭上。雖然他吃了很多的苦,生活貧困潦倒,但是他仍然堅持自己的夢想——繪畫。他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雖然得不到人們的認可,但是他仍然堅持了下去。
在他生命的旅程中,被疾病折磨得痛不欲生,但是仍舊沒有放下畫筆,頑強地按自己的意願來生活。他總是在想:“終有一天,我會找到一家咖啡館,開辦自己的個人畫展。”他把自己的一腔熱情都傾注在繪畫上,盡管那些藝術鑒賞家們對這些畫作不屑一顧。
100年之後,這些畫作的拍賣價格居然成為古今中外所有畫作中最高的。幾乎所有的人都渴望能夠收藏或參觀他的畫作。在這些畫作中,有一幅名為《加奇醫生肖像》的畫作居然拍出了8250萬美元的天價,這個價格是人類曆史上一幅美術作品所能創造的最高價。
這個人就是聞名中外的畫家凡·高。盡管他貧困孤獨,盡管他受到了那麼多的嘲笑和譏諷,但是這並沒有改變他的意念,他始終堅守著自己的夢想,堅強地走了下去。他的執著讓他把所有的莢麗留給了全世界。
曾有專門的心理研究機構對於1901—1972年的15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進行研究,他們發現這些人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對自己充滿自信,能夠堅持自己的人生夢想,具有良好的知識基礎,善於獨立思考,而且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絕不會動搖。可以說是堅忍不拔,不畏困難,認真專注讓他們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永不言敗,為夢想而奮鬥
“人不是生來被擊敗的,人可以被毀滅,但是絕不能被擊敗。”這是歐內斯特·海明威的名言。他以自己的勇氣和麵對難關的堅毅,在生活中真實地詮釋了這個道理。起初,海明威在寫作上並不順利,他曾經碰到過無數次的退稿,不計其數的失敗並沒有讓他絕望。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的厄運還遠遠沒有結束,在乘坐飛機的時候,他曾遇到過兩次失事。然而戰火中,這位硬漢依然屹立不倒。晚年的時候,多種疾病的折磨,讓他痛苦萬分,高血壓、糖尿病和新陳代謝紊亂等讓他的精神變得極度抑鬱。
到了1961年的7月,海明威已經不能再進行工作了。這樣一位老人,居然對自己的現狀不能忍受,他覺得自己絕不能做活在世上的無能者。時隔不久,傳來了他自殺的消息。“勇敢地去死”是海明威最後留給人們的印象,而“活著,則應勇敢地活下去”是他堅守一生的信條。
海明威的作品在最開始的時候,市場反應並不好,沒有多少人喜歡讀他寫的東西。如果是別人,可能就會放棄了,但是海明威偏偏是個不服輸的人。當時,他是一名記者,在很多人的眼中,這是一份非常不錯的工作。但是為了寫作,海明威把這份工作舍棄了。他專心在家開始了創作,在當年的年底,他的第二部作品集《在我們的時代裏》問世,次年美國進行了第二版的增訂。此書一舉成為1925年度十大暢銷書之一,海明威的才華也因此被世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