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應對江湖中的“小人” (1)(1 / 3)

在我們身邊總有一些不甘寂寞、上躥下跳的“小人”。那麼該怎麼和這些“小人”相處呢?有一句話叫“寧可得罪君子,也不得罪小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小人會把你的一個微小失誤無限放大,然後作為在背後使絆兒的理由,所以怎麼對付他們是要動一番腦筋的。

江湖閱曆97: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在我們身邊總有一些不甘寂寞、上躥下跳的人,他們或在明處,或在暗處,無論你怎麼小心謹慎,也難免被他們盯上,輕則踩你的腳,重則踩著你的肩膀往上爬,害你難逃劫難。 這一類人就是我們常說的“小人”。

那麼該怎麼和這些“小人”相處呢?又該怎樣提防或者對付他們呢?一旦處理不慎可能會出現很嚴重的後果,有一句話叫“寧可得罪君子,也不得罪小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小人會把你的一個微小失誤無限放大,然後作為在背後使絆兒的理由,所以怎麼對付他們是要動一番腦筋的。

第一,遠離小人,可以有效地避免被小人利用。首先,小人最善於捕風捉影,撥弄是非。遠離小人,不聽小人的鼓噪,不受小人的蠱惑,不被小人利用,自己也會少犯錯誤;其次,遠離小人,可以有效地避免成為小人傷害的目標。和小人接觸中,你的一句不經意的話,一件小小的事情,都完全有可能被小人信手拈來,大做文章,從而使你受到傷害。因此,盡量離小人遠點,最好不要出現在小人的視線裏,這樣才不會給小人留下陷害自己的機會;再次,遠離小人,才不會讓自己流於低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小人靠得太近,會受到小人的耳濡目染,同時也有損自己的人格形象。小人是社會上的一股汙濁之氣,驅之不去,陰魂不散,千百年來一直腐蝕著社會。雖然小人得勢隻是一時,但是那些陰險小人還是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煩惱。

第二,不和小人相鬥。為什麼君子不和小人相鬥呢?因為小人是不受道德規範約束、不講遊戲規則的。有這樣一則關於小人的故事:一個狡猾的小人為證明德爾斐的神示是假的而與另一個人打賭,到了約定日期,他手裏拿著一隻小麻雀並藏在外衣下。他走進廟裏,在神的前麵,讓神說出他手中拿的東西是死是活。小人想,如果神說他手裏的東西是死的,他就拿出活著的麻雀給神看;如果神說是活的,他就悄悄捏死麻雀,再拿出來給神看。神識破了他卑鄙無恥的詭計,對他說:“小子,不要自作聰明了!東西在你手裏,是死是活還不是你說了算!”

小人無德無信,從不按遊戲規則出牌。為了達到目的,小人會不惜采用下三濫的流氓手段。君子和小人不是按照同一個遊戲規則鬥法,所以君子是很難鬥得過小人的。

第三,盡量不要得罪小人。生活中我們寧可得罪君子,也決不可得罪小人。因為小人是得罪不起的。小人特別善於琢磨別人,敢於為極小的恩怨不惜付出任何代價。一旦被小人盯上,就很麻煩。

我們或許可以從唐朝名將郭子儀的故事中受到啟發。

“安史之亂”平定後,功高權重的郭子儀並不居功自傲。為防小人嫉妒,他非常小心謹慎。有一次,郭子儀正在生病,有個叫盧杞的官員前來探望。此人乃曆史上聲名狼藉的奸詐小人,相貌奇醜,人都把他看成是個活鬼。正因為如此,一般婦女看到他都不免掩口失笑。郭子儀聽到門人的報告,立即讓家人避到一旁不許露麵,他獨自在客廳待客。盧杞走後,姬妾們回到病榻前問郭子儀 :“許多官員都來探望您的病,你從來不讓我們躲避,為什麼此人前來讓我們都躲起來呢?”郭子儀微笑著說:“你們有所不知,這個人相貌極為醜陋而內心又十分陰險。你們看到他萬一忍不住失聲發笑,那麼他一定會心存忌恨。如果此人將來掌權,我們的家族就要遭殃了。”後來,盧杞當了宰相,極盡報複之能事,把所有以前得罪過他的人統統除掉,唯獨對郭子儀還比較尊重。由此看來,不得罪小人,能夠使自己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糾紛和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