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2001年9月20日通知印發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重新強調了《中共中央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幹重要問題的決議》中的有關規定。《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第11條規定:“從我國曆史和現實的國情出發,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為著力點。”這就是繼續把“五愛”作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要求。同時,也重新強調了《中共中央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幹重要問題的決議》中關於社會公德的規定。《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第15條規定:“社會公德是全體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在現代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不斷擴大,人們相互交往日益頻繁,社會公德在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會穩定方麵的作用更加突出,成為公民個人道德修養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現。要大力倡導以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德,鼓勵人們在社會上做一個好公民。”這是關於社會公德的進一步明確和強調。我們現在所遵循的社會公德,就是指這裏規定的“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
三、社會公德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
社會公德是全體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在現代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不斷擴大,人們的交往日益頻繁,社會公德在維護公共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會穩定方麵的作用更加突出,成為公民個人道德修養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現。社會公德的社會作用之所以越來越突出,是由於以下幾個方麵的原因。
首先,這是因為社會公共生活的空間越來越擴大。作為獨立形態的社會公德,是隨著現代生產力的發展而出現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既包含了社會意識形態的基本內涵,又具有與現代生產力相適應的某些習慣和要求。在現代生產力日益發展的情況下,過去根本不具備道德意義的行為,現在成為道德調整的對象。比如,裝修自己房屋純屬私事,但裝修的噪音幹擾了鄰居的休息和工作,就是不道德的行為:過去發展小工業,排汙不是被法律追究的事情,但在現代生活中排汙既是違法也是不道德的行為。在現代社會之中,不講究這些社會公德,就無法共同生活。
其次,在現代條件下,社會公德是社會文明與進步的外部標誌之一。社會道德風尚是精神文明的重要標誌。社會公德的狀況是社會精神文明狀況的最直觀、最常見、最主要的判斷依據。文明城市,文明社會,是社會公德最明顯的體現。由於社會公德的一部分是與現代生產力直接相關的,所以也是國際間進行某些方麵的精神文明比較的重要標誌。中國作為曆史上的禮儀之邦,要在現代世界上傳播自己的良好形象,就要靠億萬群眾在社會公共生活中表現出來的良好的社會公德狀況。
再次,社會公德是社會正常運行的保證。社會公德適用的領域是公共大眾生活領域。社會公德反映的是整個社會的共同願望。由於社會公德是對社會公共關係的調節,所以它是維護社會良好公共秩序的保證。廣大人民群眾需要社會公德來維護美好生活環境和社會秩序,同時也能夠形成對違反社會公德行為的輿論壓力。隻要人民群眾遵守社會公德的自覺性提高了,社會就能夠維持穩定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