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興趣和才能是多方麵的,如果在實戰中注意挖掘,那麼,很可能會增加成功的機會,減少挫折,而且會打下進一步發展和取勝的好基礎。
7.中年人的性心理調適
男性進入中年期後,性功能隨著年齡的增大而有某種程度降低,睾丸開始逐漸萎縮、退化,精子形成的數量減少,雄性激素的分泌也減少,表現為中年男性在獲得陰莖勃起時需要更長的時間和更直接的刺激,勃起的硬度和射精強度也會減弱。射精之前,尿道口的分泌物減少,性興奮的持續時間延長。在性高潮時,尿道周圍肌肉的節律性收縮減弱,精液的射程縮短,有時是從尿道口滲出的;射精的快感減少或模糊不清,精液的排出量也減少;射精後,勃起的陰莖迅速萎軟。
中年男性性欲也逐漸降低,性生活的次數也就相應減少。醫學研究資料表明:20—30歲,平均每周有4次性生活;30—40歲,平均每周2.5次;40—50歲,平均每周1.6次;50—60歲,平均每周0.4次。
關於中年女性性功能變化,有人認為女性的性功能成熟後沒有年齡界限,而生殖功能在更年期後即喪失,可見生殖功能的變化與性功能的改變並不一致。在絕經期前後,女性的性功能及性欲並不很快衰退,相反不少人在此階段性欲更加強烈,有的女性在絕經期性欲減退,絕經後又可恢複。但女性在絕經期後,雌激素水平低下,性興奮時陰道分泌物減少,而且分泌速度減慢,陰道幹澀,性生活時容易引起陰道疼痛和痙攣。基於以上性生理的變化,中年人性心理方麵也發生了改變。一是所謂“要想長壽保健康,夫妻各睡各的床”,認為人到中年以後,必須節欲,否則會傷害身體,有損壽命。由於這種“色能減壽,性能傷身”觀念的片麵宣傳,加上50歲前後,大多數婦女進入更年期,男子也容易發生各種疾患,在性生活時容易遇到一些麻煩,因此就坡而下,對性行為產生了抵觸情緒和自卑感。這樣做的結果,隻會給夫妻之間籠罩一層陰影,帶來消極後果。
二是由於舊的傳統觀點的影響和束縛,認為四十多歲的人再探討性問題,似乎有“老不正經”之嫌,所以許多中年人有了性問題自己則不願談及,兒女也不便過問,隻好把苦悶埋在心裏,在“將就”、“湊合”中度日,對於獲得夫妻美滿性愛,既缺乏信心,更缺乏勇氣。由於這種性壓抑的心理,必然影響性生活,致使不少中年人由於人為因素出現了陽痿、性冷漠等性功能障礙,影響性生活的和諧與美滿,甚至由此而導致夫妻感情疏遠,引發第三者插足,外遇、嫖娼、離婚等一係列問題。
因此,搞好中年夫妻性心理保健,對於提高夫妻性生活的質量、促進夫妻性生活的和諧美滿是非常必要的。那麼怎樣進行夫妻性心理的保健呢?
(1)在性生活中要做到夫妻心理平衡
由於社會舊習俗、舊觀念的影響和壓力,使得女性在性生活中常常處於被動、消極的狀態之中。一旦女性在性生活中表現出超常的主動熱情,則往往會引起丈夫的疑心,甚至會被視作是淫婦,“水性楊花”,遭到歧視、唾棄和懲罰。所以大多數女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性壓抑。這既妨礙女性的性喚起,同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男性的性享樂,久而久之,便造成一些夫妻的性生活不和諧。
妻子在自己的丈夫麵前,能表現出主動熱情,用聲音、語言、眼神、動作等傳遞信息,大膽而積極地響應丈夫的調情,是性愛的浪漫曲,會促進和加強夫妻雙方的性喚起,並進而獲得和諧美滿、令人陶醉的性享樂。反之,妻子不敢、不輕易提出性要求,羞於表達自己在性生活中的感受,這就使丈夫得不到正確的信息反饋,更談不上相互配合,至於性愛的享受,則更是可望而不可及了。因此,在夫妻性生活中,必須打破緘默和隔膜,必須拋棄傳統的對女性的性心理壓抑,提倡夫妻性心理平等,即平等的性欲要求、平等的性欲表達方式、平等的主動權等。能夠做到這一點,則就為實現夫妻性生活的和諧美滿創造了有利條件。
(2)在日常生活中要建立良好的夫妻感情
和諧的性生活首先來自良好的夫妻感情基礎。一般來說除了有生理疾患的人,不和諧的性生活往往是由於夫妻感情不和、配合失調、容忍力不高等造成的。感情和睦的夫妻,在性生活中才容易采用擁抱、接吻、愛撫等性接觸方式提高性喚起,在性交過程中才能夠坦誠地交流彼此的性需求和性感受,經過通力合作而在同步興奮中共享高潮的體驗。而感情上有隔閡、有積怨的夫妻,彼此之間不能進行溝通,互不信任、互相戒備,甚至互相怨恨,則必然會大大降低相互間的性吸引力(尤其是丈夫對妻子的性吸引力會降低,因為女性的性欲更容易受感情和情緒等心理因素的影響),進而伴隨著出現性生活冷漠、性欲缺乏等等。即便一時有性衝動,也往往隻顧自己的感受,缺乏互相擁抱、接吻、身體觸摸等性交的“前戲”,在對方還沒有達到興奮狀態時便強行要對方滿足自己的欲求,從而達不到性快感,也很難產生心理上的愉悅。這樣,雙方就會更加抱怨對方“自私”或“性冷淡”。這種低質量的性生活,由夫妻感情不和引起,又加劇了夫妻感情的惡化。因此,建立並保持良好的夫妻感情是達到夫妻性生活和諧的重要心理條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