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食補與藥膳養生(3)(3 / 3)

(2)潤燥生津法

選用潤燥生津、滋養肺陰的食物,或清燥潤肺的中藥與食物配伍,經烹調加工製成飲食,治療陰虛肺燥症的方法。如選用梨、百合、藕、荸薺、柿、枇杷、蜂蜜、冰糖、豬肺、牛乳和沙參、麥冬等,分別製作而成。常用於肺燥陰傷之鼻幹,咽喉幹痛,幹咳無痰或痰中帶血,以及肌膚幹燥等症。

5.食補的若幹禁忌

食藥進補能祛病補虛,強健身體,延緩衰老,但是進補方法使用不當或過分滋補,則效果適得其反,反而會為補所誤。以下為進補八忌,進補時應當注意,才能使食補起到真正的效果,避免滋補偏頗的危害。

(1)禁忌蠻補或無虛進補

必須根據體質辨症進補,當補而不補,虛則更虛;不當補而補,同樣有害。因此,進補不當,就可能導致氣血陰陽失調,引發百病。

(2)禁忌喜補惡瀉

有些人聽到補藥感覺就好了,反之,則滿是不舒,這是“喜補惡瀉”的錯誤心理。進補時應充分了解滋補食藥的適應證,結合自己的體質情況合理使用,才能達到“補半功倍”的效果。如補陽藥,性多溫燥,易助火傷陰,陰虛火旺者忌用。補氣藥性多味甘,能壅滯中氣,中焦滿悶者,不宜服之。補陰藥與補血藥,性多黏滯,妨礙運化,濕阻中焦,脘腹脹滿,食少便溏者應慎用。

(3)禁忌過早使用

應用補益食物必須掌握時機,感冒初起、急性病發病初期及高熱病患者忌用補益食物。過早使用滋補食物,會有“閉門留寇”之弊。現代藥理也證實,某些滋補食物有收斂、止汗、止瀉或抗利尿作用,使用不當,就不利於病邪(感染因子、毒素)從大小便排出或發汗而解。即便在正氣已虛、邪氣未盡的後期,也要掌握好扶正與祛邪的關係,分清主次,適當地與祛邪藥配伍。

(4)禁忌虛不受補

脾胃功能虛弱的人吃了滋補食物,會出現消化不良、腹脹等症狀,因此先要調理好脾胃,才能正常消化和吸收。而陰虛者更不可一味溫補,應以滋養陰液為主。大病初愈,胃氣初複,虛不受補者,當以開胃和中為主,兼以清淡平補之品緩緩調理,切忌大劑量進補之物導致胃呆氣滯、中焦痞滿之患。此外,進補時不要食滋膩肥厚、生冷、腥膻及過於辛辣、油炸食品,以免加重脾胃的負擔。

(5)禁忌昂貴進補

有些人認為,越貴重、價格越高的補品就越能補益身體。還有人說:“多吃補品,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其實這不符合科學。過量服用參茸類貴重補藥,可引起脘腹悶脹、不思飲食等症狀。如體質健壯者服用,或長期大量服用,會出現人參濫用綜合征。因此,進補最好在醫生指導下,或根據自己體質情況正確選用補品。

(6)禁忌補不對症

虛證分為陰虛、陽虛、氣虛、血虛、氣血兩虛、氣陰兩虛、陰陽兩虛等不同症候,對症使用才能補益身體,如不分症候、症狀,亂用補藥,非但不能達到補益目的,有的還會鬧出許多毛病來。另一種情況是道聽途說,把沒有滋補作用的藥物,甚至是有毒的藥物,當成養生保健之寶,長期服用,從而產生不良後果。以上情況都應該引以為戒。

(7)禁忌偏補

進補要兼顧氣血陰陽,不可一味偏補,過偏進補往往會矯枉過正,引起其他疾病。如陽虛之症,應該用補陽藥,但若過服或過久用溫燥性強的補陽藥材,陽虛症雖可消失,同時很可能造成氣陰被劫,變成氣陰兩虛或陰虛火旺之症。

(8)禁忌唯補為是

進食補的同時,還應結合運動養生、保持精神愉快等多途徑、多方法的養生手段,才能真正起到強身健體、防病抗病、延年益壽的作用。

6.科學選用天然進補食物

食補不能亂補、濫補,必須講究科學,遵循食補的原則,科學地選用進補食物。這裏根據食物的性能,分類介紹適宜不同類型進補的食物,以方便讀者選用。

(1)強身健體進補食物

強身健體進補食物顧名思義,是調養心神,健腦益智,強筋壯骨,滋補陰陽,抗老防衰之類的保健食物,它能使身體更加強壯、健美,心智更加聰慧、完善,生命活力更加蓬勃、持久。

(1)健腦益智進補食物

糧食類:粳米、蕎麥、大豆及大豆製品、玉米等。

蔬菜類:山藥、黑木耳、銀耳、金針菜、芹菜、番茄、蒲菜、菘菜、香菇、菠菜、甘藍、胡蘿卜等。

瓜果品類:核桃、葡萄、菠蘿、荔枝、龍眼、大棗、百合、黑芝麻、花生、無花果、獼猴桃、蘋果、梨等。

水產類:烏賊魚、秋刀魚、鮭魚、青魚、鱅魚頭、鱔魚、鯡魚、幹貝、鯉魚、牡蠣、海螺、章魚、蝦(皮)、芡實、海藻、魚子等。

蛋奶類:雞蛋、牛奶。

(6)美容護發健齒進補食物

護發食物選用大麥、韭菜籽、芝麻、核桃、鮑魚、甲魚肉等。

美容食物選用枸杞、山藥、黃瓜、櫻桃、荔枝、黑芝麻、鬆子、李子、牛奶等。健齒食物選用黃豆、豆腐絲、黑豆、青豆、豇豆、白芸豆、蒲菜、萵苣、甘藍、菠菜、銀耳、葡萄、橄欖、核桃、榛子仁、西瓜子、南瓜子、蝦米皮、海帶、蛋黃、花椒、牛奶、芝麻醬等。

(2)抗老防衰進補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