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點點落花雨(2 / 2)

“少爺,夫人已在道觀用完齋飯,準備回府。”白衣少年看得忘情,並沒有發現仆人什麼時候走了過來。

“嗯。”此人並是當朝丞相的長子蕭雋翊,相貌俊秀、文采風流,是京城出了名的才子、孝子。市井就有謠傳:嫁人當選蕭才子,娶妻應擇何仕女。蕭雋翊此次是陪同母親、妹妹來頤陽山遊玩的,母親和妹妹在道觀用齋小憩,道觀上下皆是道姑,多有不便,因此出了道觀閑逛,行出幾步聞到縷縷花香,尋香而來就看到剛才一幕,年輕女子臉上的那份天真無邪,深深地烙在心間,原想前往,但,不忍去破壞那種美,害怕一碰就碎。

在別人眼裏,蕭雋翊有著太多的光環了:是丞相之子,玉樹臨風、才思敏捷,當今太子伴讀,如果太子順利登基,他就是新一代紅人。然而,蕭雋翊過得並不開心,正因為這些光環,讓他少了天真的童年,而今又與意氣風發的少年擦肩而過,他向往簡單的幸福,不想每次見到父親都是不變的對話:今日所學是否理解?有沒有好好侍候太子?可曾反省一日的過失?去書房。自己能理解父親對自己的殷殷期盼,更能理解他在官場的不易,對待事情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的過錯,為人處事必須深諳人情世故,不願開罪任何人,然而自己真的不想成為父親一樣的人!少年終難識愁滋味,他又怎能明白父親心中的苦心孤詣呢?

能讓蕭雋翊感受家中的溫暖,就是母親和妹妹:母親吃齋念佛,心慈寬厚,心裏隻有孩子、夫君,她最大的願望就是家人安好;妹妹蕭廷芳則像極了母親,端莊仁厚、溫柔恬靜。與自己投緣的,就隻有將軍府的少公子杜雲天,然而三年前,他卻追隨其父鎮守西南邊關,除了書信往來,再無其他,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把酒言歡。

至於當今太子,聰慧過人自不必說,文韜武略,見識獨到,大膽敢為,不拘小節。許多時候都會由著自己的性子天馬行空,倒騰出許多出格的事情,結果受罰自是陪讀的人。蕭雋翊倒不是反感太子讓自己受罰,而是自己身上的壓力過大,畢竟從跟隨太子開始,自己就明白了一個道理:身在官場,侍奉什麼樣的主子,那麼一生的安危都與之休戚與共。

“哥哥想什麼心事呢?一路都沒聽到你的聲音!”蕭夫人與蕭小姐乘坐馬車,蕭雋翊騎馬相隨,一路無聲,車簾挽起,蕭廷芳輕聲細語問道。

“沒了,頤陽山風景秀美,看風景了。”

“小姐有所不知,剛才少爺看到仙女呢,直到現在都還沒回過神呢!”書童智樂偷笑道。

“就你多嘴。”蕭府對待下人一向寬厚,因此機靈的下人最喜歡插諢打科了。

“是嘛,哥哥也真是的,也不叫妹妹同去一飽眼福。古語雲,獨樂了不如眾樂樂!”

“你啊,連智樂的話都相信!”

“那可要看是什麼人呢!像哥哥如此優秀,又有什麼事情不可能呢?”廷芳知道哥哥心事極多,害怕他胡思亂想,故意與智樂一唱一和逗弄他。其他的仆人早已掩口而笑。

“翊兒可是見到哪家姑娘呢?年方多少?相貌如何?家居何處啊?”蕭夫人本是閉目養神的,聽了智樂的話,信以為真。

“娘,你看你,也跟著他們說笑孩兒!”

“哥哥,娘可是為了你好,萬一哪天父親亂點鴛鴦譜,有你後悔的!”

“你啊,還是好好操心一下你自己吧!”

“翊兒,你妹妹說的也沒錯,身在官家,即便娘親再疼你,但,婚姻大事很多時候都由不得父母啊!”蕭夫人最擔心的就是皇上賜婚了,公主難伺候不說,如果再不賢惠、驕橫跋負、仗勢淩人,一府都不安寧。

“娘親放心,孩兒自有分寸。”

“為娘也不看重什麼門當戶對,隻要心地善良,真心對你就好了!”蕭夫人本就出自寒門,平日裏與其他誥命夫人相處,早已看透了人情虛偽、世態炎涼,所謂的大家閨秀,又有幾個會寬厚待人、憐惜弱小呢?

“娘,你就放心好了,哥哥這麼優秀,你還害怕找不到一個真心待他的人嗎?到時你啊,就慢慢幫哥哥挑吧!”廷芳善解人意地寬慰著母親。

車輪滾滾、馬蹄聲聲,蕭府一行,漸行漸遠,頤陽山再次恢複了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