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點點落花雨(1 / 2)

頤陽山

頤陽山在京城東麵,綠樹成蔭,風景秀麗,每到夏天,遊人如織。山中有一空靈道觀,道觀中共有道姑十餘人,觀主七十多歲,法號“淨塵”,仙風道骨,修為極高;監院三十多歲,法號“逸圓”。逸圓掌管整個道觀的衣食用度,因此對待香客格外用心,每每遊客來此休息,她都會用心接待:廂房收拾的纖塵不染、齋菜別致多樣,深受遊客喜愛,香火自然鼎盛。

道觀後院,距離正殿稍遠,隱約傳來打鬧之聲,對於有一定的武功造詣的逸圓,自然猜出了大概,因而對身旁的道姑囑咐幾句,並朝後院而去。打鬧之聲越來越清晰,不用看,逸圓已經猜出是那倆個搗蛋的家夥。

“還不住手!”後院裏,灑滿一地蔬菜,兩個小道姑正打的起勁,聽到嗬斥聲,都聽話的收勢而立,兩張俏臉漲得通紅,更顯俊俏。

“監院,師妹弄髒了我剛洗好的菜,徒兒才……”其中一個道姑氣鼓鼓的奔到逸圓身旁,生氣的申訴。

“才不是了,我原想和師姐切磋一下,誰叫她技不如人,惱羞成怒就……。”

“你還好意思說是切磋,你那明明就是偷襲!”

“那不都是為了你好,讓你知道時刻都應該保持警惕啊,你有聽說過壞人行凶時,要提醒別人注意嗎?”

“你……你……做錯事還有理了……監院,你看看……”

“好了,若凡,你也太頑皮了,都這麼大的人了,都還沒有一個正樣!”逸圓對著身形嬌俏、笑意盈盈的小道姑訓到,“若思,你作為師姐,明知若凡淘氣,你卻不知謙讓,反而鬥氣較真,讓外人看到,作何感想?”逸圓轉向滿臉怨氣、鳳目怒睜的小道姑。

“……”兩個小道姑對望一眼,互不服氣的撇開眼神。

“好了,若思趕快把菜收拾好洗幹淨,可別耽誤了香客用齋的時間!”

“徒兒明白了!”若思瞪了若凡一眼,若凡正朝她做著鬼臉,礙於監院在此,隻好忍氣收拾爛攤子去了。

“就罰你去打一擔柴回來,你,服也不服?”逸圓看著天真率性的若凡,真是哭笑不得。

“若凡最乖了,馬上就去。”若凡最喜歡去打柴了,因為可以看到好多有趣的東西,還能吃到很多可口的野果,正中下懷,自然笑臉如花。話音剛落,早已奔出了院門。

“若凡頑劣,這些年來讓監院操心了!”逸圓看著若凡一蹦一跳地離開,忍不住搖頭,這麼大的孩子了,怎麼就總長不大似的,有時還真拿她沒辦法。正準確離開,卻發現身邊站著一人。此人素衣裝扮,三十多歲,不是別人,正是梅府的侍女小蓉,自從逃出梅府,才發現梅夫人所給的包裹裏裝的除了小孩的衣服、銀票外,就隻剩下一張白紙,情急之中也不知何去何從,隻能往隱蔽的山林跑,不知跑了多久,終因體力不支,暈倒在地,是下山采辦的逸圓救了她倆,見其別無去處,也就收留了她們。小蓉考慮到小姐的安全,隻好更名逸俗,安心在道觀做廚娘。出事後,也曾托逸圓去打聽梅府消息:梅老爺因參與陷害德宜貴妃被斬首、梅府上下十幾口人一夜之間消失的無隱無蹤,外邊卻謠傳說是梅夫人畏罪潛逃。小蓉明白其中的冤情,卻也無計可施,隻能盼著小姐長大成人,再從長計議了。

“若凡天資聰慧,是習武的奇才,假以時日,一定會學好武藝的!你也不必過於憂心,小孩玩性使然,磨練磨練就好了。”

“隻是夫人的大仇未報,我心裏……”

“出家人本不該管紅塵俗事,但,萬事不能操之過急,需靜心才好!”

“逸俗會謹記監院教誨的!”逸俗落寞的走開,逸圓目送她離去,心裏亦是感慨頗多,若凡的確聰明,什麼武功一學就會,因而把自己一身絕學都悉數傳授於她。可惱的是,總愛惹事生非,隻要一閑下來,準會找師姐妹切磋,惹事生非。不肯踏實苦學,可是習武的大忌啊。

再說若凡“逃出”道觀,猶如脫籠之鳥,遙見一片花樹開得極盛,好不美麗。若凡暗運輕功,巧手一揮,拽起一根樹枝,用作長劍,飛身而入,“劍氣”所至,落英繽紛,彷如花雨,絢爛之極,若凡收勢旋轉,手接落花,笑如銀鈴,忘乎所以。花林遠處,一白衣少年遙遙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