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誰解其中味(1 / 2)

弘德殿

黎明的曙光穿透了殘留的夜幕,預示著新的一天又將開始。弘德殿是當今太子居處,伴著微弱的晨光,掌燈宮女們正輕步疾馳、有條不紊地點燃所有的宮燈。負責洗漱的六個宮女端著洗漱用品靜候在紗幔外,透過三重薄如羽翼的紗幔,隱約可見一個挺拔的身影,仰首而立,睡意略退的英俊麵容上,透著與生俱來的貴氣,兩位宮女正低頭小心翼翼地為其更衣,此男子並是當今太子駱嘯晟。在其身旁立著一位手持拂塵、三十歲左右的太監,正微屈著腰,緊盯著更衣宮女的動作,正絮絮叨叨地說著什麼,他是太子的心腹姚公公,追隨太子多年,深知太子的喜好。

“殿下洗漱。”姚公公拂塵一揮,屏退更衣宮女,對外喊話,卷簾宮女快速卷起紗幔,洗漱宮女井然而入,細心侍候。姚公公則退了出去,對殿外的一個小太監耳語幾句,小太監並跑了出去。

“好了,退下吧!”洗漱完畢後,駱嘯晟劍眉微皺,移步軟椅,接過宮女遞過來的茶水,隻喝了一口,就放了回去。

“殿下,皇上正在洗漱,我們可以過去了!”姚公公聽完小太監回話,疾步而入,輕聲對駱嘯晟說。

“恩。”駱嘯晟早已習慣了一層不變的日程:在父皇之前起床,洗漱完後就得去“仁泓殿”等候,等父皇洗漱好再一同去“勤政殿”早朝。

兩個小太監在前邊開路,駱嘯晟緩步而行,姚公公在側細聲低語著,正在給太子彙報有關皇上一些情況,表情多變,駱嘯晟不動聲色地聽著,心裏卻早已明白今日見父皇要注意的事項。

“擺駕勤政殿!”從仁泓殿傳來聲音,殿外所有的人都噤聲肅立。

“兒臣給父皇請安!”駱嘯晟畢恭畢敬地行禮。

“晟兒平身吧!”皇上雖然隻有五十多歲,但,看似平穩的步態中仍然掩不住老態龍鍾,真應了一句老話,操心太重容易老。皇上柔聲讓駱嘯晟起來,慈愛的麵容裏透著威嚴。

“父皇小心!”駱嘯晟細心地挽著皇上前行,皇上的貼身太監徐公公知趣地退到皇上身後。徐公公四十多歲,伺候皇上卻已有三十餘年,善於察言觀色、心思縝密、辦事周到,深得皇上喜愛。

“朕昨日召見太傅,太傅可是誇晟兒聰明機智有辯才啊!”皇上話含深意的說。

“兒臣知罪!”

“哦,晟兒何罪之有?”

“兒臣不該任性使氣,不聽太傅教誨!”

“晟兒聰明有餘,沉穩不足啊!一家之言,固然有其弊病,但,智者,善於擇其所長,融會貫通,方能為其所用,啟用人才亦是如此啊!”

“兒臣明白!”原來昨日太傅講解道家無為而治,駱嘯晟聽後覺得許多地方不可取,因而用所學的儒家之言駁斥,原隻是與太傅探討,結果卻不知是哪個多事的,把這話傳到了父皇耳中。

“怎麼心有不服?”

“兒臣不敢!”

“以後做事要三思啊!你是儲君,背後有多少雙眼睛看著你啊!”

“兒臣以後做事會用心的。”

“恩,多用眼睛看,朝中有很多大臣都值得你去學習。”

仁泓殿距離勤政殿有一段距離,皇上一般都會選擇步行,除非下雨。在這段路程中,父子倆是最親近的,皇上會給太子說一些為人處事、治國安邦的道理,也會詢問太子對某件政事的看法,如果太子說的不好,就會巧妙地點撥太子。駱嘯晟並非皇帝的長子,而是第三子。皇上共有九子,長子是皇後所生,出生不久就夭折了;二子是肅妃所生,肅妃向來不受寵,因而在擇儲之爭中敗下陣來;駱嘯晟是德宜貴妃所生,德宜貴妃是皇上極為寵愛的妃子,可惜在生產時被人毒害,生下嘯晟並死了,皇後理所當然地爭得了嘯晟的撫養權,嘯晟能在擇儲之中勝出,既離不開皇上對德宜貴妃的深情,更離不開皇後手中的權利,當然也少不了嘯晟本身的聰明。

“皇上駕到!”當值的太監看到皇上來了,此起彼伏的喊著。

“武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文武百官行三叩九拜之禮。

“有事準奏,無事退朝。”

“老臣有奏。”蕭丞相走出一步啟奏到。徐公公快步走下,接過蕭丞相的折子,展開遞給皇上。

“刑部王成利用職權徇私舞弊、收受賄賂、私放罪犯、誤判案情,致使良民無辜喪命,應當正法。”蕭丞相待皇上看完奏折,大聲說出理由。

“準奏!”皇上閱完奏折,本就不悅。“刑部本是朝廷之重,竟然出現如此知法犯法之人,可恨之極!希望各位大人應以此為戒!”

“臣謹遵聖諭!”

“王成伏法,各位大人認為誰可以擔當此任?”皇上此言一次,各個大人並各抒己見,你方唱罷我登場,好不熱鬧。“太子怎麼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