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子公司高度重視下屬最關心的事情,而且通過各種方式為下屬謀取最大的福利,由此使得公司全體成員與公司緊密地聯係在一起,其管理者也公開承認,公司大部分成就的取得都是與這一措施分不開的。因為員工最關心的事情被重視起來,那麼反過來,員工也會更加重視公司,更加重視自己的工作。
作為職場管理者,如果想得到下屬的擁護和支持,就要用一些博弈的手段,先弄清楚他們心裏想的是什麼,他們想要得到什麼。每一名員工付出勤勞的汗水,無非是想得到相應的回報。而“錢”“權”二字,恰恰是他們最想要的回報。因此,為下屬謀福利,實際上也是為管理者本身謀福利。
給下屬的恩惠,要巧妙地給
在職場裏,表揚和讚美是對下屬有效的激勵方法,但用一點實實在在的物質獎勵來刺激下屬,這個博弈的手法有時候比空口白話可能有效得多。
不過,物質獎勵也要講求技巧,下麵這個方法值得一試。
一家頗有名氣的塑料生產公司曾經業績大幅滑落,員工們意識到經濟的不景氣,於是幹得比以前更賣力。到年底了,照往例年終獎金最少加發兩個月,多的時候,甚至再加倍。然而這一年可慘了,財務算來算去,頂多能夠發一個月的獎金。總經理李特隆看到這種情況後焦急萬分,他知道員工今年的工作激情比任何一年都要高。如果按以前的標準發放年終獎,勢必會給企業留下重大的創傷;如果不那樣做,又怕因此員工的士氣大敗,這樣對企業的損失將更大。他冥思苦想,該如何給員工一份滿意的薪酬。
一次,總經理李特隆請來遠在馬來西亞的董事長梅布爾一起商討如何對付這個問題。董事長梅布爾聽完總經理的介紹後,形象地說道:“每年的發紅包就好像給孩子糖吃,每次都抓一大把,現在突然改成兩顆,小孩一定會吵。”聰明的總經理突然靈機一動,想起小時候到店裏買糖,他總喜歡找同一個店員,因為別的店員都先抓一大把拿去秤,再一顆一顆往回扣。那個店員則每次都抓不足重量,然後一顆一顆往上加,這樣使得李特隆很滿意。於是,董事長和總經理為設計出員工滿意的薪酬策略,達成了共識。
幾天後公司開始有這樣的流言:年底要裁員。頓時公司內人心惶惶,每個人都在猜會不會是自己。最基層的員工想:“一定由下麵殺起。”高層主管則想:“我的薪水最高,隻怕從我開刀!”但是,沒過幾天,總經理李特隆就宣布:“公司雖然艱苦,但我們不能沒有你們,無論有多少困難,公司願意和你們一起渡過難關。隻是年終獎金就不可能發了。”聽說不裁員,人人都放下心頭的一塊大石頭,早壓過了沒有年終獎金的失落。
除夕將至,員工看著別的公司的員工紛紛拿到了年終獎金,多少有點遺憾。突然,董事長梅布爾召集高層領導緊急會議。看領導們匆匆開會的樣子,員工們麵麵相覷,心裏都有點兒七上八下:難道又要裁員了嗎?沒幾分鍾,各級領導們紛紛衝進自己的單位,興奮地高喊著:有了!有了!還是有年終獎金,整整一個月,馬上發下來,讓大家過個好年!
整個公司沸騰了,員工為了滿意的年終獎而高呼,很多員工都主動要求過節期間加班。一次“滿意”的薪酬激勵,終於換來了第二年的發展。
例子裏的年終獎金,可謂發得十分巧妙,不僅沒給公司帶來任何損失,還使員工士氣大漲,越發效忠於公司。可見,有技巧地給獎勵,對於激勵下屬辦事是非常有用的。下屬們最討厭的領導不是發獎發得少的領導,而是許下了空頭支票卻總是不兌現的領導。
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得到一些就會想要更多,而如果一次失去所有,再得到一小部分就會覺得幸運。所以,管理者在給員工發福利時就要考慮到這種普遍心理,不要一開始就抬高員工的心理預期,而要學習李特隆的做法,換一種方式,在他已經放棄的時候再給他,這種驚喜足以壓下所有的不滿。
主動承擔下屬的過錯
當老鷹盤旋在天空時,我們看到草地上覓食的老母雞總是急忙招來小雞,將它們藏匿在自己溫暖的翅膀下。其實,管理者對下屬也應如此。
俗話說“大樹底下好乘涼”,倘若你能給你的屬下提供一個乘涼的好地方,那麼下屬將會由於你的施恩而“報效”於你。
魏扶南大將軍司馬炎,命征南將軍王昶、征東將軍胡遵、鎮南將軍毋丘儉討伐東吳,與東吳大將軍諸葛恪對陣。毋丘儉和王昶聽說東征軍兵敗,便各自逃走了。
朝廷將懲罰諸將,司馬炎說:“我不聽公休之言,以至於此,這是我的過錯,諸將何罪之有?”
雍州刺史陳泰請示與並州諸將合力征討胡人,雁門和新興兩地的將士,聽說要遠離妻子去打胡人,都紛紛造反。司馬炎又引咎自責說:“這是我的過錯,非玄伯之責。”
老百姓聽說大將軍司馬炎能勇於承擔責任,敢於承認錯誤,莫不歎服,都想報效朝廷。司馬炎引二敗為己過,不但沒有降低他的威望,反而提高了他的聲望。
試想,如果司馬炎諱敗推過,將責任推給下屬,必然上下離心,哪還會有日後的以晉代魏的局麵呢?
將帥的威信從律己中來,這是一個既淺顯又深奧的道理。“身不正則令不從,令不從則生變。”對於雄霸天下的人來說,有了這種威信,就有了感召天下的力量源泉。
做下屬的最擔心的就是做錯事,尤其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後卻依然闖了大禍的事,因為隨之而來的便是懲罰問題、責任問題。而生活原本就是一連串的過失與錯誤,再仔細、再聰明的人也有陰溝翻船的時候。可翻了自己的小船便也罷了,一旦不小心捅漏了多人共同謀生的大船,也就真有可能弄個“吃不了兜著走”的下場。因此,沒有哪個人不害怕承擔責任的。
大多數的管理者在處理下屬乃至自己的失誤和錯事的時候,總是想提出各種理由為自己開脫,唯恐遭到連累,引火燒身,殊不知既是他人的“上司”,那麼下屬犯錯,即等於是自己的錯,至少是犯了監督不力和委托非人的錯誤。何況上司的責任之一,就是教導下屬如何做事。
所以,管理者在下屬闖禍之後,首先要冷靜地檢討一下自己,然後將他叫來,心平氣和地分析整個事件;告訴他錯在何處,最後重申他的職責——每一個下屬做事都該全力以赴,漫不經心、應付差事是要受懲罰的。當然,還要讓他明白,無論如何,自己永遠是他們的後盾。
那種不分青紅皂白,無論下屬的過錯是否與自己有關都大發雷霆,不時強調“我早就告訴你要如何如何”或“我哪裏管得了那麼多”之類言語的上司們,不僅使下屬更不敢於正視問題,也不會再感到絲毫內疚,而且避免不了日後同這種上司大鬧情緒,甚至永遠不可能再擁戴他。
因此,當下屬在工作中犯了錯誤,受到大家的責難,處於十分難堪的境地時,千萬不要落井下石,更不要找替罪羊,博弈的做法是勇敢地站出來,實事求是地為下屬辯護,主動承擔責任。
平易近人,籠絡下屬的心
作為上司,一定要懂得一些收攏人心的技巧,特別是當人心散漫時,要將人心凝聚起來,這樣下屬才能全心全意為你效力。而平易近人,是上司收攏人心最行之有效的博弈方法,通常有以下幾個方麵:
1.製造困境,奉送真情
如果你能在你的下屬中擁有良好的人緣和口碑,就算你的老板,也很難撼動你的地位。收買人心,自然就要以心換心,心心相印。如果用真情換取別人的真心,真正對別人有所幫助,特別是在別人處於危難之時出手相助,這樣就能贏得一個“死黨”。從此,他會更加信任你。
2.小事之中見真情
假如你是一個大公司的領導者,你會過問每一個下屬的饑寒冷暖嗎?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你根本沒有那麼多的精力。
但是,這並不是說關心下屬的冷暖是不重要的事情,相反,應該適時、適當地做一些細致入微的事情,使下屬能夠充分感受到你對他們的關心,這不會占用你太多的時間,所取得的效果卻往往出人意料。
在處理一些小事的時候,如果你處理得不合理、不恰當,下屬也會輕視你,因此千萬不要忽略對一些小問題的處理。
3.“派係鬥爭”中的平衡術
當下屬之間鉤心鬥角、互相攻訐時,領導者往往處於一種左右為難的境地。在派係鬥爭的槍林彈雨中,領導者極易因為關係處理不當而受到傷害,甚至失去人心,但這種情況同時也為領導者提供了許多機會。
有人用兩頭削尖的鉛筆形容高明的領導的兩副麵孔:這個下屬來了我們支持,那個下屬來了我們也支持,而我們真正的目的是獲取我們需要的東西。
在這種情況下,上司用權的關鍵是分而治之、不偏不倚。
假設你的兩位下屬為是否把一批質量低劣但價格暴漲的產品封藏入庫,展開了爭論。你對一位下屬說:“你完全正確,我們應當實際一些。”開會的時候你要說:“我認為你們雙方都有道理。”
這樣做很有用,因為雙方都不知道對方在尋求你的幫助,自以為獲得你的支持而欣喜。當你把他們都逼入角落後,下一步就可以提出你自己的第三種解決方案了。
人們總是信任那些接近和欣賞自己的人,因此,作為上司,平易近人是獲得權力、取得人心的最佳博弈手段。
信任是籠絡下屬最好的手段
要籠絡下屬,當然應表達對下屬的信任,信任是最好的籠絡手段,領導者必須信任下屬,依靠下屬。如果連下屬都信不過,勢必也難以讓下屬信任自己,又何以談得上籠絡。
怎樣使下屬真正認識到和體會到你是信任他們的呢?關鍵在語言和行動。
無論個別談話,或是在大庭廣眾之下,要在語言上表達出領導者始終是相信下屬、依賴下屬尊重下屬的。不但在順境中取得成績的時候是這樣,而且在逆境中和遇到困難的情況下,也要表現出充分信任下屬,相信下屬是會衝出困境、迎來光明的,以堅定下屬的信心,鼓舞其鬥誌,增強其勇氣。尤應注意不要當麵好好好,背後非非非。如果讓下屬從“民間”聽到上級對自己的貶詞,那就糟糕透了。
領導者在工作中要體現出對下屬的信任,集中表現就是善於虛心聽取采納各方麵的意見。無論在哪個環節上聽取下屬意見,無論聽取的是下屬哪部分人的意見,都不能僅僅是為了裝點門麵、擺擺樣子、敷衍了事、走走過場,而是真心實意地充分發揮民主,虛心向下屬求教,認真地聽取各個方麵各種不同意見,讓下屬充分地講話,把話講透、講完,尤其對不符合自己心意的話,對刺耳、尖銳的話,對少數人的話,更要耐心聽,認真分析,客觀公正地予以評價。這樣,才能使下屬感到你確實值得他們信賴。隻要把下屬當成主人和“自家人”看待,那麼,下屬也會掏盡肺腑之言,奉獻出全部智慧和力量的。領導者在對下屬的使用中也要給予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