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時經濟條件還不算好,特別是物資還不算充裕的年代,陳慶之就是這麼節省著吃東西的。
還有一個例子,也能說明他的這點節省。比如,每到過年的時候,家裏都會想方設法曬點臘肉,每次蒸了臘肉後,他一般是一碗飯就夾一塊臘肉,每吃一口飯就咬一丁點臘肉,然後再扒拉一點青菜,差不多一塊臘肉吃完的時候,這碗飯也吃完了。一頓飯下來,頂多就夾三塊臘肉。
不是陳慶之不愛吃臘肉,實在是家裏的臘肉就這麼點,如果自己多吃了幾塊,就意味著父母跟姐姐要少吃了。年少的陳慶之早早地就懂得,父母辛勤勞作供姐弟倆讀書,他們是整個家裏邊最辛苦的人,更需要肉補充營養。
哎,窮人家的孩子就是這樣子,但是也沒有人會覺得寒酸,因為隻要一家人能圍在一起吃飯,比吃山珍海味都痛快。或許,吃什麼東西不重要,重要的是跟誰在一起吃飯吧。
或許在今天的人看來,這是不有點過於誇張,過於吝嗇了。但是,陳慶之早年的生活就是這樣子的。沒準不少人跟陳慶之一樣,都有著類似的童年經曆吧!
就在陳慶之一邊回想著往事,一邊用眼睛不經意地掃過街道兩旁的商店和小攤時,突然,右肩膀被人拍了一下。他下意識地一回頭,卻沒看見人。
正在納悶的時候,右肩膀又被人拍了一下,他這才反應過來,肯定有人在跟自己逗著玩呢。於是,他的頭飛快地轉向了左側,卻被左後方的人驚呼道:“咦,慶之,你行啊,這麼快就反應過來了。”
陳慶之笑笑:“嗬嗬,泥鰍,上過一次當後,要是再上第二次當那就是傻瓜了,你看我是那麼笨的人嗎?”
被叫做泥鰍的年輕人笑道:“哈哈,沒想到你還是那麼聰明。別人都說你老實本分,但是隻有我在內的少數幾個人才真正的懂得,其實你的老實當中也透著幾分睿智,你這人鬼精鬼精的。誰要真的認為你傻好欺負,誰他媽的才是真傻子。”
陳慶之打趣道:“嗬嗬,我能看做這是你對我的讚美嗎?還是說的是反話?還有,你居然用上了睿智這個詞語,看來你肚子裏的墨水增加了不少啊。”
泥鰍笑道:“我這本來就是讚美你的嘛。”
陳慶之道:“對了,你今天怎麼也來趕集湊熱鬧了?”
泥鰍道:“我啊,剛從親戚家裏出來,去處理了點事情。你呢,是來約會的,還是辦什麼事情?”
陳慶之笑著捶了他一拳頭:“約什麼會啊!我這是剛好回了家,想起今天是趕集的日子,就跑街上來走一走,重溫下以前的美好時光。”
泥鰍笑道:“哦,是這樣啊。慶之,你現在是不是在漁陽縣當官?”
(各位書友:今天是情人節,祝福有情人終成眷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