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回鄉偶遇(1 / 2)

上午找到王洛月的時候,完全是抱著死馬當作活馬醫的想法。這時候聽了王洛月傳遞的好消息後,真是喜出望外,沒想到她還真的幫上了忙,當即在電話裏不住地說著感謝,並且還說這兩天再專門登門拜訪,表示謝意。

王洛月知道對方的意思,肯定是要上門送點東西,因此她很堅決地拒絕了對方的心意。她幫助對方,並不是為了圖什麼回報的。

看見母親有點難為情的樣子,陳慶之笑著開導道:“媽,人家要是真的上門來做客,難道你還能趕走人家不成。他要來就來吧,隻要不是多貴重的東西,比如雞鴨什麼的,你就收下唄。”

王洛月道:“那怎麼行呢?我就是給你說了說,然後你找人打了個招呼而已,就這麼簡單的幫了點忙,怎麼能夠收人家的東西呢。再說了,我們給人家幫忙又不是為了要什麼回報的。不行,堅決不能要人家的東西。”

陳慶之道:“媽,你的意思我能夠理解。但是,你也要站在人家的角度思考一下,咱們幫了對方,先不管這幫忙的力度大不大,對方是不是欠了我們家一個人情?他要是沒送點東西,心裏就會覺得一直欠咱們家的,人家就會不自覺地抬不起頭來。所以嘛,隻要不是貴重的東西,隻要不是送錢,我們就收下吧,省得人家多心。你說呢,老媽?”

王洛月想了想後說道:“這……行吧,我聽你的,如果隻是尋常雞鴨什麼的,就收下,如果是錢或者貴重的東西,那我就堅決不收。”

陳慶之給了一個讚揚的目光。

傍晚的時候,父親回來了,見到了陳慶之,先是一喜,繼而臉色又恢複了那副冷冰冰的模樣。

從雲水鄉的副鄉長到縣委黨史辦的副主任,陳慶之的心態已經在慢慢地改變,連帶著對父親的看法也在轉變。這幾次回家,他都會主動跟父親打招呼。

而陳禮平呢,不知道是不是放不下麵子的緣故,依舊不會主動跟兒子說話,但是對於陳慶之的主動問候,也會簡單地發出一個字的聲音,那就是“嗯”。

不得不說,這個柴火灶燉出來的甲魚,確實味道鮮美,無奈是晚上,陳慶之不敢吃的過飽。

第二天正好是趕集的日子,陳慶之打算去集市上轉轉,中午吃過飯後再趕車回漁陽。

在路過集市上的一個小攤時,他看見了一個小男孩在纏著一位老人買糖果。看這樣子,應該是祖孫倆吧。老人拗不過,最終答應稱了幾兩糖果。

看到這一幕,陳慶之回想起以前小時候,趕集可以說是他最喜歡的一件事情之一,特別是纏著爺爺帶他去趕集,每回都可以買上一點小零食,比如糖果。

每次買的糖果,陳慶之都會主動分一半給姐姐,而留下自己吃的,往往要吃個十天半個月才會吃完,為什麼會吃的這麼久呢?是他忍耐力很強,一兩天才吃一粒糖果嗎?不是的。這是因為,陳慶之每天吃糖的時候都是用牙齒咬下一半,另外一半再用糖紙包裹好,等到過幾個鍾頭後或者第二天想吃了,再拿出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