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能裂敵,間可製敵。如果摒棄間中的貶義,會用間、善用間,還是反敗為勝之道。現實生活中,人人都有猜忌之心,殊不知紛攘喧鬧之中伏有多少隱患!何不敞開心胸、開闊起來!
1.適時用間,間可臨陣裂敵
“反間計”是非常可怕的兵家之計,它可以使君臣離心;朋友反目;兄弟成仇。春秋戰國數百年血腥爭殺,受離間之計而死去的英雄豪傑不計其數,由此可見,反間計的“殺傷力”之大。其實在為人處事中大可不必過分疑心猜忌,以誠待人,人亦以誠待我。
漢獻帝建安十三年秋天,曹操親率80餘萬大軍想奪取江南東吳。東吳的孫權命周瑜為大都督,統兵迎戰,雙方在三江口安營紮寨,對峙於南北兩岸。一天,周瑜在左右的護衛下,乘坐樓船前往江北探看曹軍水寨,發現曹操水軍陣容嚴整有序,不禁大吃一驚道:“深得水軍之妙也!”便問左右曹操水軍都督是誰?左右回答說是蔡瑁、張允。周瑜聽罷心想:蔡瑁、張允二人久居江東,熟習水戰,必須先設法除掉蔡、張二人,然後才能大破曹兵!於是,便命令樓船返航,回到本寨。
第二天,周瑜正在帳中議事,忽然接到軍報,說是曹操軍中有故人蔣幹前來拜望。原來,曹軍和東吳見過一陣,結果曹軍大敗而歸,挫動銳氣,曹操便聚眾將和謀士商議破敵之策。帳下有一位姓蔣名幹字子翼的幕賓,站出來說:“我自幼與周郎同窗,願憑三寸不爛之舌,到江東說服此人來降。”曹操大喜,置酒菜與蔣幹送行。蔣幹葛巾布袍,帶一小童,駕一隻小舟,徑往周瑜寨中,這就是蔣幹來訪的目的。周瑜何等聰明,豈能不知,笑著對在座的眾將說:曹操的說客到了。於是,靈機一動,計上心頭,對眾將如此這般地吩咐了一番,就帶領隨從數百人,前呼後擁地出寨迎接蔣幹。
周瑜把蔣幹迎到寨中,相互寒暄禮畢後,便大張筵席,盛情款待,還請在座的文武官員出席作陪。周瑜對在座的文武官員說:“這是我的同窗好友,雖然從江北大營而來,卻不是曹家的說客,請各位不要疑慮。”並解佩劍交與部將太史慈,令其監酒,交待說:“今日我與故人相會,隻敘友情,不談軍政,如有違反者,立斬不赦。”蔣幹聽了這話,嚇了一跳,不敢多說話。周瑜又說:“我自從軍以來,滴酒不沾,今天見了故人,又無顧慮,當一醉方休。”說罷大笑,開懷暢飲。蔣幹本是奉主公曹操之命,以故舊之情前來勸說周瑜歸降的。誰料周瑜一下就把門給封死了,隻好飲酒談笑。一時間,在座文武,杯觥交錯,談笑風生。
飲至半酣,周瑜拉著蔣幹的手,走出大帳,見左右軍士都全副武裝,持戈執戟而立。周瑜說:“我東吳士兵,威武雄壯嗎?”蔣幹說:“果真是熊虎之士!”又拉著蔣幹到帳後,望著堆積如山的糧草。周瑜說:“我軍的糧草足備嗎?”蔣幹說:“兵精糧足,名不虛傳。”周瑜佯醉對蔣幹說:“假使蘇秦、張儀複出,口似懸河,舌如利劍,也不能打動我啊!”說罷大笑。蔣幹麵如土色。周瑜又拉蔣幹入帳,同諸將再飲,並指著諸將說:“這些都是江東豪傑。今日宴會,可稱之為‘群英會’。”一直飲宴到晚上,點上燈燭,周瑜親自舞劍作歌。歌罷,滿座歡笑。一直鬧到深夜,蔣幹辭謝說:“我已不勝酒力。”周瑜命人撤宴散席,諸將辭出。
這時,周瑜佯裝酒醉,對蔣幹說:“子翼(蔣幹的號),難得今日老友相聚,今晚就與我同眠一榻吧!”邊說邊拉著蔣幹朝自己的大帳走去。到了帳裏,周瑜自顧和衣躺在榻上,嘔吐不止,滿地狼藉,不一會兒,便呼呼地“睡熟”了,蔣幹卻睡不著,聽到軍中已打二更,便借著帳內殘燈起身張望,猛然見到書案上堆著一卷文書。蔣幹偷偷地看了看,全是軍中往來信函,於是,便悄悄起來翻閱偷看,見其中一信封,上寫“蔡瑁、張允謹封”,蔣幹大驚,偷偷閱讀,信上竟寫著這樣一段話:
某等降曹,非圖仕祿,迫於勢耳。今已賺北軍困於寨中,但得其便,即將操賊之首,獻於麾下,早晚人到,便有關報。幸勿見疑。先此敬覆。
不看便罷,一看之後,蔣幹的心不由得猛然往下一沉,心想:原來蔡瑁、張允竟是暗通東吳的奸細!於是,把信藏在衣袋裏,正要再翻動其他書信時,周瑜在床上翻身滾動,蔣幹急忙熄燈就寢。周瑜依然躺在那裏深睡未醒,還在說著夢話:“子翼,數天之內,我教你看看曹賊的首級!”蔣幹勉強應答。周瑜又說:“子翼,且住!……教你看操賊之首……”說完又打起鼾來了。蔣幹聽了這些夢話,更是又急又氣,卻不敢聲張,隻得再和衣躺下,假裝入睡,也想在暗中再探個究竟。